? 清明節氣后大地逐漸清氣上升,同時也是人體陽氣升發的難得時段。此時體內肝氣隨著春日逐漸加深,而在清明之際達到最旺。中醫認為肝屬木,木生火,火為心,在此節氣中心臟會過于旺盛,所以這一階段也是高血壓的易發期。其次,旺木更易克土,土屬脾,所以還要保護好我們的后天之本——脾胃。艾灸保健尤為重要,另外飲食及起居同樣重要。飲食應忌蔥、姜、蒜、白酒等,起居宜早睡早起。如果注意把握符合自然的飲食起居及節氣調理,于身體和精神都是很有益處的。
?昨天,我跟大家分享有清明節氣要注重健脾養胃、清腸,使氣得發,防止春季多發病的知識,今天呢說說清明節氣期間艾灸如何去調理人體的。
艾灸可通經活絡、行氣活血、去濕逐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防病保健。艾灸為身體補充陽氣,尤其適用于陽虛體質。艾灸有補瀉的作用,對于陰虛火旺熱癥體質的人,要先從瀉法開始,滋陰的同時再調理陰陽的平衡。
時間:4月4-6日
灸方:督脈:大椎、至陽、命門;任脈:鬼哭穴、足三里、合谷、關元、神闕。
灸義: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節,此風屬巽故也,萬物齊乎巽,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故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氣清徹明朗,萬物欣欣向榮之意”。清明是養生的重要節氣,一方面氣溫漸升,需要適當減少衣物;另一方面,在祭祀的環境之下,要注意消極情緒對健康的影響。清明的灸療宜陰陽平調,以足少陰腎經與足厥陰肝經的穴位為主。
我是行知灸者,我是潘祖禮,一個執著的艾灸人。希望我的分享能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