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很大一部分人,如果想要更好地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有越來越多的時間是在獨處。獨自登山看一處風景,獨自在教室或者圖書館自習,獨自在書店找一個角落看書,獨自看劇一個人隨著劇情嘻笑怒罵,獨自散步享受黃昏清晨,獨自跑步體會身體的反應,獨自偷懶然后又在人前打拼……
?怎樣更好地獨處,把它變成alone(獨自的)而不是lonely(孤獨的)呢?如何更好地獨處,讓的效率提高一倍,讓一天變成48小時呢?
?首先你要適應獨處時所會發生的一切意外情況。然后才能順其自然形成一個固有模式,最終收放自如。
?那么,我們先把獨處的情況分類——
一、交通工具上
?一個人往返放假家和學校(工作地)之間、出差或是旅游,總會有一個人的情況,這時候你要做什么呢?
?如果你的鄰座面善且無害(女生的話,如果你沒有分辨的自信和能力就算了,不要冒險),你可以和他(她)開始聊天(搭訕),這時候對方可能會把不告訴已經生活中真正的朋友的事情都告訴你——因為你們萍水相逢,以后不會有交集,還是一個現成的樹洞。
?有一次在回家的火車上,和鄰座的女生聊天,她說了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想知道一個人的溝通(公關)能力如何,可以看她能不能在火車旅途中知道另一個陌生人的詳細個人信息。”于是,在一段獨處的時間里,你可以鍛煉到你的溝通能力。
?在過去,有些作家在沒有靈感的時候喜歡旅游,很多選擇坐綠皮小火車,一方面是文藝懷舊,一方面就是想要就火車上的人生百態尋找靈感。不知道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東方快車謀殺案》的靈感是不是來自于一次旅途呢。
?如果你的自制力比較強,正在學習某種語言或者是某方面專業知識亦或是在看一本書想看一本雜書,都可以將相關的書放在包里。不管你會不會看,請帶在身邊。
?一位時間管理方面的達人分享過一個經驗——“把你最近想看的一本書放在包里,不論去哪都帶著,就是為了防止你想看書的時候手邊沒書。”他就是這樣在每天全國各地演講錄公開課辦公司寫書之余,每年看完幾百本書的。而我們很多人呢,都是相反的,可能不看就不要帶了,那么重,首先斷了自己看書的可能性。
二、學習、工作時
?有一些比較好的時間管理軟件(親測),比如forest、番茄工作法、to do list和愛今天等,都可以用來作為輔助工具。
?當然,最主要的是你的自控力。否則就算軟件在記錄你的奮斗時間,你照樣可以控制不住地去看還有多久休息或者說自我催眠地玩一會馬上繼續。
?那么,怎樣可以加強你的自控力呢?
?總結了幾個TED和幾本著名時間管理書籍里面幾個不錯的方法——
?1.把手機屏幕換成一個你愛的小動物或者你愛的人以及一切可以讓你產生愛的感覺的東西。一打開手機,你就會充滿力量,就像手機使用久了要充電,人也是一樣的,只是所需的東西難以描述或者是每個人相同。
?2.聽一些爵士樂或者blue。有人會說,這不是一心兩用了嗎,難道不會影響學習或者工作效率?這種方法我從知道之后現在還在用,可以有效地讓你在獨處時排除外界一切干擾因素安心做你的事情(當然,在只有你一個人的書房或辦公室里自然不需要)。漸漸地,我現在能做到不聽音樂也可以在人很多的咖啡廳或者其他地方里專心做我的事情。
?3.實在不能控制自己,就不要帶任何誘惑到你的東西出來咯。當然這是下下策。最近看到網絡上一個段子話糙理不糙,大概意思是這樣的——當你失聯一段時間回來,世界不會有任何變化。關心你的人還是會關心你,不在意你的人也不會發現你的消失。歲月依然靜好。
三、在一群人的狂歡里
?如果在一群人的狂歡中,比如聚會和排隊等你發現自己格格不入或者說尷尬癌十級犯了,一個是做一件讓你覺得平靜的事情。比如我就會打開扇貝新聞看一看,或者看我下載下來一直沒時間看的財經雜志、電視劇或綜藝。當然,這是你不得不在場的情況。
?如果有些事是可以離場的,那么既然你也沒法享受其中,就直接離開咯。那時候應該是沒有人會發現的。
(暫時想到這些,以后想到再補充。)
? 最后說一句,有人覺得獨處就是lonely,所以很排斥,你要知道,一個人可以走得更快。也有人習慣了獨處,最后很難融入一個集體,也不要忘記,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當然,這次我要說的是,讓自己更好地獨處,效率提高了一倍,一天自然能有48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