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的家鄉(xiāng),地處榕江之南,大尖山下,四周青山環(huán)繞,細水長流。一年四季,滿山遍野,瓜果飄香,堪稱“世外桃源”。
? ?大家是不是對我的家鄉(xiāng)很是向往了呢?那么請跟隨小編的思緒,回到那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慢慢品味那里的風土人情吧!
? ? 美麗的山村,其實分成十一個村莊,神奇的是每個村莊的口音居然都不盡相同!十一個鄉(xiāng)村的孩子聚在一起上初中,文化的交流讓我們后來模仿對方的口音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讓人幾乎分辨不出來!以至于來到大學之后,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梅州話、惠州話、清遠話、甚至湛江話,我都聽得懂!
? 向緒俊的攝影作品《沱江浣紗女》,讓我感觸良多,在江邊洗洗刷刷的婦女們,淳樸善良,用雙手不停地勞作換來家庭的和美。這不禁讓我想起,在我的家鄉(xiāng),每當夜幕降臨,或者天還蒙蒙亮的時候,農村婦女們就都挑著家里人換下的衣服,趕到溪邊洗。隨后,寧靜的小溪頓時就熱鬧起來了,這邊有人等位子,那邊有人吆喝著昨天發(fā)生的某些新鮮事兒,刷子刷洗衣服的聲音,和著鐵桶一不小心碰撞的聲音,還有某個靜下來的時候溪水的叮咚聲,所有的聲音混在一起,似乎很雜,又似乎有一定的節(jié)奏,斷斷續(xù)續(xù)地奏響了,居然無比悅耳動聽!那個時候,小小的我也很喜歡湊這個熱鬧,明明沒什么可以洗的臟衣服,硬是收了幾件不常穿的,學著大人拎個桶,屁顛屁顛地跟著洗衣服去了,一洗就是很久很久,慢慢地搓,一邊聽著大人講故事,一邊留意水下的田螺,還一邊看那不遠的水里是否有幾條被我們驚醒倉皇逃走的小魚……
?家鄉(xiāng)盛產各種各樣的水果,但是家家戶戶都種植的水果是楊梅。記得小學課本里有一篇寫“楊梅”的課文,作者說,楊梅吃多了牙齒會變軟,連豆腐塊都咬不動。從那以后,對于那種貪吃之后,臉頰漲得通紅,牙齒酸酸軟軟的感覺,常被我靈活化用為:“感覺牙齒都掉了”、“像喝醉了一般”、“吃什么東西還反應過來就已嚼碎”……后來,漸漸長大,從村莊到縣城,到更遠的地方,每當楊梅結果的時候,就是我思鄉(xiāng)的時候,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它早已不僅僅是一枚果子了,而是漸漸演變,成了一種“鄉(xiāng)愁”,代表了每一個離開家鄉(xiāng)的人兒對遠方家人的想念和祝愿。舅舅長住外地,然而每次都要家里人寄很多很多的楊梅,儲在冰箱里,慢慢食用。那種感覺就好像,只要還吃著楊梅,就沒有離開家一樣!這種“情結”到了我身上,就是看到街邊的啊伯在賣楊梅,不管買不買,都會笑吟吟地走過去,熱情地問侯一聲,然后再話幾句家常才依依不舍地離開,就像見到了老鄉(xiāng)一樣!
?那綠油油的葉子映襯著的紅通通的水果啊,那是村人的希望,果子越是鮮紅香甜,人們臉上的笑容就越是欣喜燦爛!它滋養(yǎng)著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同時浸潤著一代又一代人的靈魂!
? ?在我們那里,除了一年一度的“楊梅節(jié)”,村里人請外來人自摘楊梅,敲鑼打鼓,搞文藝匯演節(jié)目,喜盈盈地慶祝這個帶給人們豐收和喜悅的節(jié)日;其實我們還有一個節(jié):柿節(jié),每每到了剛剛入冬的時候,是我們小孩最忙最開心的時候,這個時候,村里人制作柿餅需要人手,小孩兒手腳麻利,常常幫忙刮柿子皮、曬柿子。每每到了夕陽西下的時候,小孩兒忙完最后的活兒,躲到旁邊的廢草堆里嬉鬧,紅彤彤的晚霞映著金燦燦的柿子,混著孩子們燦爛無邪的笑容,還有那偶爾響起的銀鈴般的笑聲,組成了一幅完美的圖畫,詮釋著“勞動最光榮”的真諦!
? ?印象中,家鄉(xiāng)的天空,很藍很藍,是那種扎上一針都會流出藍色顏料的感覺,讓人覺得無比舒服自在。寫到這里,我突然想起,似乎好久沒回家了,哦,對了,抽空我要回去看看,溪水一定還是那么清澈見底,楊梅肯定還是那么誘人,金燦燦的柿子一定還在藍天空下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