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歷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是西方的父親節。父親節始于二十世紀初,起源于美國,現已廣泛流傳于世界各地,世界上有52個國家和地區在這一天過父親節,節日里有各種的慶祝方式,大部分都與贈送禮物、家族聚餐或活動有關。大陸官方沒有設立正式的父親節。臺灣的父親節是每年的八月八日,又稱為“八八節”。這是因為“八八”和爸爸讀音相近,而且“八八”兩字連綴起來,又好象一個 “父”字,所以父親節特別被定于八月八日。這種對日期和內涵的獨特解釋,用一個最準確的網絡語來表述,就是“萌萌噠”??!
我父親自小命運坎坷,出生百天,29歲的爺爺(爺爺兄弟四人,他行四)因摔傷而英年早逝,后來奶奶宋氏改嫁到縣城小東關馬家,父親3歲時,三爺爺(父親的親三大爺)把他抱回溫源悉心哺育,(后來父親就把三爺爺奶奶認成自己的父母了),三奶奶用米湯菜飯疙瘩拌湯把父親養育成人,因家境貧寒,小時候的父親鞋趿拉襪搗蒜,但讀書非常勤奮,冬天的早晨天還大黑,我家門外是一大片麻地,爺爺害怕父親在黑咕隆咚的街上碰上狼,就把街門反鎖,父親就從茅墻上翻出到校學習,爺爺奶奶節衣縮食,供典父親念完高小,為父親的未來打下了良好的知識基礎。因為父親的學習成績優秀,高小畢業后,被村里推薦到陽泉鋼鐵廠中專學校進修一年多,回來后擔任生產隊的記工員、會計、副隊長,1969年招入供銷社當售貨員,工作兢兢業業,一直到退休。
父親身上最優秀的品質就是“孝道”,他把大爺爺奶奶、爺爺奶奶四位老人養老送終,這四位長輩壽數都高,晚年癱瘓在床,少則半年,多則三年,父親母親問醫買藥,捧飯送水,端屎倒尿,打掃洗涮,床前服侍,真可謂衣不解帶,食不甘味,侍奉長輩,一片孝心。
父親一輩子謹小慎微,老實本分,但是他對子女的愛卻是無聲無息的。忘不了父親在1982年的暑天,用自行車帶著我去縣城進行平定師范的體測和面試,我在后面看到汗珠從父親的臉頰不斷滾落、汗水把衣服打濕了一大片;忘不了父親在1992年夏,從醫院抱著剛出生的孫女步行回到云龍巷家中,光害怕孩子受風著涼,一路上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似的走著……
記得讀過這樣一段文字:我老爸雖然沒讓我住上別墅,但他也沒有讓我流浪街頭,他雖然沒讓我穿上幾千塊的名牌,但也沒讓我凍著,他雖然沒讓我成為富二代,但也沒缺我零花錢,他雖然沒帶我天天下飯館吃大餐,但也沒讓我餓著。這何嘗不是對我父親的真實寫照。
今年77歲的父親,身體矍鑠,健步如飛,每天早上堅持到村里的大道上跑步鍛煉,然后劈柴火、焱炕(和順的夏天早晚溫差大,且比較潮濕,也需適當焱炕),每天看電視成了老父親的最重要的事情,父親中午一般在我弟弟或妹妹家里吃飯,早晚飯自己解決,父親在吃飯方面絕不暴飲暴食,喜歡清淡,飯量適中,所以父親的身體一切正常,沒有中老年人群的三高癥狀,祝愿父親健康長壽!
今天是農歷丁酉年五月廿四日,后天就是我故鄉溫源村趕廟會的日子了(溫源村一年有兩次廟會,五月廿六日趕龍王廟會,大約是為了祈禱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之前的三月二十日趕子孫廟會,不言而喻,肯定是民眾來此求子求福),父親來電話說,今晚村里就要起戲了,溫源村又開始熱鬧幾天了。
今天自然要給予父親美好的祝福,但是我更想念我那去世634天的好媽媽,兒子祝愿媽媽在另外一個世界里能天天快樂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