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故事的小主人公叫劉子豪,是一位在小班下學期插班來我們幼兒園的帥小伙兒。
第一天早上媽媽送來幼兒園時,恰逢我上早班,我看了看他說“早上好”,他抬頭看了看我,大眼睛大概只在我身上停留了幾秒鐘便看向了別處,媽媽說“這孩子皮的厲害,勞您多費心”,所以在接下來的第一天,我特別觀察了劉子豪的各種行為,也許是因為第一天剛剛來到這個陌生又新奇的環(huán)境,他并沒有像媽媽說的那么的皮,反而是表現(xiàn)的近乎“完美”,該吃飯的時候乖乖吃飯,也不挑食,該睡覺的時候就乖乖睡覺,該喝水的時候喝水,也沒有像其他的小朋友一樣哭鬧,這讓我詫異不已。
? ? ? ? 然后就在那之后的三四天后,他漸漸熟悉了幼兒園的環(huán)境,也慢慢的習慣了這么多的小朋友和老師,他開始出現(xiàn)了一些“不安分”的表現(xiàn),比如,喝水的時候,他總是會把水偷偷的倒了;上廁所解小便的時候,他總是不記得去排隊;睡覺的時候,他會拿著那肉嘟嘟的小手敲敲床邊,又或是摸摸旁邊的小朋友;在戶外活動時,只要老師稍不留神,他就不知跑哪去了,再過一會,你就會聽到有小朋友大喊“老師,劉子豪推我”等等,前幾天那個乖巧甚至還有些害羞的小男孩已然無蹤影,有的時候我都在想為什么他精力這么充沛?甚至讓我有些抓狂,一度讓我懷疑他是不是多動癥?當然,很快便推翻了我的猜想,他不是,在一次下午的“每周三兩畫”活動中,他不似最開始的“乖巧害羞”,也不似平常調(diào)皮搗蛋多動,給我的感覺就是“原來劉子豪也可以這樣認真”畫完之后他會得意洋洋的向你介紹他的作品,這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劉子豪,看到如此的反差,我也開始找原因……
? ? ? (1)通過和主班老師還有家長的溝通我了解到他并不是從別的幼兒園轉(zhuǎn)來的那種插班生,而是以前就沒有上過幼兒園,在家的時候都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看著的,可想而知,他就是家里的“小皇上”,所有人圍著他轉(zhuǎn),規(guī)則意識相對薄弱,在他的意識里是沒有“排隊、輪流”等意識的,身為幼兒園老師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去培養(yǎng)他的這種意識,對不良行為給與及時的制止,應創(chuàng)設環(huán)境,滲透隨機隨時教育。著名教育學家陳鶴琴也說過:“凡事兒童能夠?qū)W的而又應當學的,我們都應該教他”
? ? ? (2)除了畫畫之外的幾乎所有事情,劉子豪基本上都坐不住,呈現(xiàn)注意力分散的特點,小班的年齡特點本就注意力持續(xù)時間較短,在進行活動的時候,用游戲引導逐漸增加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以贊賞表揚為主,教師說話不啰嗦,提高有意注意力
? ? ? (3)他總是喜歡碰一碰這個小朋友,摸一摸那個小朋友,再拍一拍那個小朋友,我剛開始在想“這孩子怎么隨隨便便就“打人”啊”,經(jīng)過觀察之后發(fā)現(xiàn)他并不是所謂的攻擊性行為,他只是因為之前從來沒上過幼兒園,只是比較“高冷”而已,不知道怎么去和小朋友一起玩,不知道怎樣去表達“我想和你一起玩”,就碰一碰別的小朋友,但是別的小朋友不知道,就會說老師你看劉子豪又打人了。但是只要認真地去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他并不是我們成年人所理解的那種惡意攻擊,他只是想要吸引別的小朋友的注意而已。
? ? 引用歌曲“最好的未來”中的歌詞來講,每一個人都有權利期待/每個夢想都應該灌溉/每個孩子都應該被寵愛/他們是我們的未來/我們用愛,筑造完美現(xiàn)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