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自己|對不起,這些年沒能把你照顧好

文/念城北


圖片來自網絡

從我們懂事的那一刻起,家人、老師就教我們如何去包容、去幫助、去憐憫、去擁有一顆大愛之心。最終練就的結果是,千千萬萬的事物都能把我們感動,唯獨自己感動不了自己。


1、從我們呱呱墜地來到這世上的那一刻,感謝上天,也感謝父母給了我們一個健全的身體和一個純潔無暇的心靈。在家人倍加疼愛的環境里,我們咿呀學語,蹣跚學步。大概只在那個時候,我們有過真誠的笑,放肆的哭。那么的干凈,那么的純粹。


2、漸漸的我們踏入了學校,走入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小社會,這一走長達十幾年左右。前些日子網絡上流傳這樣的一句話:“大部分人評判成功,只有兩個標準:小時候的分數和長大后的錢數”。

話雖單一,卻是掐中要害。很顯然在這個小社會里我們共同追逐的成功就是這個分數了。我們把這個旗幟標桿插在心中哪座高校大學門口,從此我們每天早晨天還未亮睡眼惺忪就爬起來,晚上都是滿載星星而歸,不惜一切努力地向心中的那面旗幟靠近;

在這個小小的社會里,分數把我們劃分了等級,慢慢地攀比、虛榮、自私、狹隘這寫代名詞一一出現和形成,而我們只顧一個勁地往前走,一個勁地追逐。

說來現實也真是搞笑,越是辛苦的生活,越容易被世俗同化。


3、如果說小社會把我們慢慢變得浮夸,那么在這里我們可稱得上“精神扭曲”。“分數”階段過后,“錢數”階段居上。

為了一份好的工作,為了一份好的事業,我們把脾氣磨成了吞氣;把即將流出來的淚水抬起頭再在眼睛里分解掉;本來不痛快還強撐著微笑;明明已經在洗手間吐了數次還拼命地假裝千杯不倒,世人把這些叫作謀生的盔甲。

為了這份追逐,有多少個年頭我們與親人保持著異地他鄉的狀態,多少個沒晝沒夜我們都咬緊牙關挺過。

我們如此的堅持都未能贏得自己的一個擁抱,偏偏一部肥皂韓劇、一個煽情影屏鏡頭就能使我們感動到哭的稀里嘩啦。這就是我們國家成功的國學教育,把儒家的“仁愛”運用的淋漓盡致,可惜對象只是他人。


4、我們帶著天使般的翅膀,捧著一顆清澈暇亮的心來到世上拼打,經歷風吹雨打也好,血雨腥風也罷,一路走來我們從一張白紙變成了一幅水彩。

今天我們不訴辛酸,只說事實。難道我們這么多年的堅持和努力不配得到自己的一句安慰嗎?為什么哪些謙卑、關懷只適合拿來孝敬別人呢?

我沒有阻止大家繼續奮斗的念頭,我也不是讓大家停止不前、貪圖享樂的意思,我只是希望在生活節奏高速運轉的社會里,大家能在百忙之中抽出那么幾分鐘的時間來撫慰一下這些年跟你一起拼搏的身軀和靈魂,問問他們,你們還好嗎?

如果今天有人問我這些年你過得好嗎?我會回他:“不好,一點也不好”,我沒把我的水彩畫畫的出眾,也沒畫出特色,我沒給夢想找到依托,也沒把心安頓好,小時候分數和長大的錢數也都沒實現。

可我們這么多年的堅持和努力是值得肯定的,有時候我們真的很累,有時候我們也想哭。

要是有機會,我也想停駐在沙漠里,攤在沙堆上大哭一場,對著天空大喊:對不起,這些年我沒把你照顧好。然后,擦干淚水,起身,拍拍身上的土,繼續前行。

謹以此獻給一直堅持、努力拼搏的人們,奮斗任重而道遠,請一定記得愛自己!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