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星期六,聽報告到現在,星期一,已經三天了。
如果說,需要反思,像黃牛一樣需要反芻,這三天,時間也差不多了,那么我有了什么樣的,思路呢!
從去年夏天洹河杏壇那次詩會開始,我看到了另一種教師的生活。
帶著夢想,過每一天。
我還清晰的記著,我寫了一篇,文章,題目是,福利來了誰與同行?
為什么我把聽課當成了福利?這不是我的發明,這是我套用了前輩的話。作為精神食糧,這個福利,是,更高層面的,也是更寶貴的。
從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走來的徐文祥老師,用一上午的時間,給我們描述了,八十年代的,一幅社會風景,在那樣的背景下,如何走出了,這樣的傳奇。
與會的教師們,都驚訝于,那3萬冊的藏書,當然,每個人心里也有一個小小的疑問,我是不是堅持每天有寫100字,哪怕是抄寫,好文章的幾句話。
就因為我們沒錢,沒有抄寫文章,或者說把想到的寫下來,我們就要這么平庸嗎?事實是這樣嗎?
其實從為了考學開始,我們的徐老師,就懂了,很多的心思,也就是,他的智慧顯現在了他的選擇上。他選擇了,先是學習美術,后來覺得美術,不行,又學習文化課。因為美術不考數學,所以數學丟了很長時間,可是如果數學考不好,考大學就沒有希望了,所以,他選擇,去拜師。學習數學,給了他更好的選擇的力量,就是,只做會的題,然后在會的題里面,把這些題做對。徐老師是智慧的,他的長處就是讀書,他所有經歷的軌跡,就是,在文字上,在文學上,所以他沒有放棄,而是努力的,千折百回的,沒有放棄。
所有命運的坎坷和磨難,都成了考驗他是否能堅持的試金石?
可以說,他的心理咨詢師,考公務員,還有考記者,在報社工作,這些就是社會大學給予他的,最高等的教育。
最好的學校,就是社會。
我很佩服他的家人,對于徐老師沒有工作他們選擇了沉默。當然,我更佩服徐老師本人,他對著我們這些聽眾,當眾,對他的妻子,進行道歉,說,因為,要讀書,而和妻子大打出手,是自己做的不對。
其實我的心里是比較亂的
我很想單獨的給徐老師寫一封信,來,告訴他我的敬仰,我的思路。
堅持寫1000字,這是我們自己約束的,我這一段,總是在簡書上口述。這使得我自己,少了很多思考的機會。我自己的思路有時候也會跑掉。
如果一個人抱著,完任務的態度就會失掉很多。
今天是12月5號,我下定決心要,攻克,新概念二了,那么我的中午,晚上和早上,這三個可以自己控制的時間,就要,爭分奪秒的去做。
三個月,我可以嗎?
我的英語和女兒的舞蹈同樣要開始,我必須堅持。其實什么事情都往前趕,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優秀是一種習慣,這也是我想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