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書《蓮花》(與上一本書不知隔了幾個一周)2016.09.20
距離上次完整讀完一本書不知相隔了幾個一周,慚愧!受電影《七月與安生》影響,好久不曾讀安妮寶貝的書了,找來讀讀,依舊能夠讓內心平靜,想盡快讀完!所以用了大概七個小時讀完這本書!每次讀安妮寶貝的書都有一種無望感,每個主角的人物性格都那樣的有張力那樣的活脫鮮明!每一個主角都能作出新高度,灑脫出新高度。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認知,讓人不自覺的懷疑自己的曾有的人生觀,對待生死,對待友情,對待愛情,對待分別,對待恐懼與希望!
本書以第三人稱敘述,就像一個在說故事,一個在聽故事,只是他說給她聽,而她又說給我們聽。她與他相識在拉薩,他為尋找她而與她結伴,在一邊跋涉在峽谷森林中,一邊檢索他的回憶,他們的旅途結束,他的回憶也被清空。他在不斷尋找,最終選擇死亡,認清自己的孤寂,而她最終也明白了自己的生活所向!
安妮寶貝對友情的理解總是那么沉重卻不可得,讓人覺得這份友情超出了傳統意義上的定義,卻并非摻雜一絲曖昧,是摸索,是找尋,是不自知,是對自我的反射!這樣的感情豈是凡夫俗子可輕易獲得的?太過沉重,并非人人都能經受!這樣的感情要經得住等待,沒有預期的等待,不需要計較,因為彼此懂得,不需要解釋,因為完全理解,要彼此接受彼此的另一個世界,這也許正像三毛所說的那樣,友情高于愛情的精妙之處,無需負責,自由選擇!
童年的缺陷注定要用盡余生來填滿!正像內河,正像紀善生!用盡一生尋找童年時的遺憾,但終為未能圓滿!就像內河所說,我需要愛,需要太多愛!所以對曾經給過她感情的老師,即使讓她傷痕累累,她最終還是無法記怪他!就像善生,極力隱藏內心對兒時父親的離世的恐懼和對母親的掙脫,即使得到再多異性的青睞,也終將難掩內心的孤獨與懦弱!這兩個不完整的人遇到一起也許是救贖,也許是更深的傷害!只是慶幸,他們彼此清楚彼此,看清彼此,接受彼此!最后也只有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