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晚自習下課了,晗走上講臺,拉拉我胳膊說:“肖姐,想跟你聊聊。”“好啊,聊什么呢?”我放下正批改的作業本,微笑著抬頭看她。
? ? 她張了張口,卻又低頭不語了。我知道,她想說的話,并不想讓同學們都聽到。“走吧,我們去外面聊聊。”我拉起她的手,走出了教室。
? ? “ 發生什么事了嗎?”我問她。她的眼圈瞬間紅了,大滴大滴的淚珠順著她姣好的面頰滑落下來。“別難過,慢慢說。”我拭掉她臉上的淚珠,用手攬住了她的肩。
? ? ? 從她夾雜著嗚咽的敘述中,我聽出了事情的原委。她是一個很在意別人評價的女孩兒,總想得到班里所有同學的認可。但是,總有一個男生對她不友好。她曾經刻意的去討好那個男生,在那個男生需要幫助的時候挺身而出。但是那個男生仍然用極不友好的態度對待她,要么對她的話愛搭不理,要么就是用厭惡的態度讓她走開。
? ? “為什么呢?”她哭著問我:“為什么我對他那么好,他卻那么討厭我呢?”
? ? ? 這個問題或許是所有青春期孩子共同的煩惱。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父母對他們的影響越來越小,而同伴對他們的意義卻越來越重大。只有在同伴的認同中,他們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還有一些孩子甚至不惜故意去做壞事,以融入自己喜歡的那個朋友圈子。
? ? ? 我擦去她臉上的淚珠,說:“你知道嗎?在這個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和你志趣相投的。總會有一些人和你的性格、愛好、處世方式相反,無論你如何討好他們,他們也永遠不會欣賞你、喜歡你。所以,何必委屈自己去討好別人呢?人生最重要的事,是做好自己。當你足夠優秀的時候,那些曾經不喜歡你的人,或許會轉而尊敬你。”
? ? 我不知道自己的話能不能真正觸動她的心靈。想當年,我也如她一樣卑微地乞求別人的肯定啊。一個人,愈是自卑,便愈想通過別人的肯定來增強自信,甚至不惜委屈自己。只有經歷過許多事之后,曾經脆弱無助的心靈才能變得強大,強大到真正為了自己而活,而不是為了某人的肯定而活。
? ? 當我傷心地向朋友訴說自己無論如何也無法取得某人喜歡的時候,朋友的一句話點醒了我:“你又不是人民幣,怎么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你!”是啊,我憑什么讓所有人都喜歡我呢?況且,我又不是為他們而活著,他們喜不喜歡我,是他們自己的事,跟我有什么關系呢!我只要做好自己就夠了。
? ? 于是,我終于釋懷并坦然。我開始明白,一個讓別人的言行控制自己喜怒哀樂的人是愚蠢的,智者總可以超脫于世俗評論之外,活得坦然而灑脫一一不管你喜我厭我、愛我憎我,我依然是我。你的憎惡不會減少一分我對這個世界的愛,你的抵毀也不會削減一分我的勤奮努力。我為著我的使命而活著,為著我的責任而活著,為著一切愛我、需要我的人而活著,唯獨不是為著你的臉色、喜好而活著。在我的生活海洋中,你只不過是一粒細沙而已。
? ? 做好自己,為自己而活著,是每一個人需要用一生去修行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