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四年讀書清單(薦書·自省)

大三的那年某個晚上,宿舍幾個姐妹窩在椅子上,排排堆擠著看看完由佟大為、黃曉明和鄧超主演的《中國合伙人》。看完之后大伙兒紛紛雄心大發,那個晚上只有夢想可以聊慰此生,讓你整好安眠。

第二天我們幾個妞干脆決定趁熱打鐵,刻字立文,于是就有了我夸下海口大學四年要讀完800本書。畢竟“當才華撐不起野心的時候,只能安靜的讀書”。一晃兩年過去了,今天有時間得以檢視自己——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從過往的筆記,各種零碎的記錄和圖書館借閱清單中整理出大學四年讀書不完全清單,數量上遠不及五分之一(139)。以此警醒,以此整裝,重新出發。

圖圖的個人標簽:準嗎-_-#

【偵探推理小說】

18部東野圭吾的作品:《流星之絆》《十一字殺人》《宿命》《惡意》《變身》《信》《幻夜》《放學后》《時生》《單戀》《彷徨之刃》《從前我死去的家》《解憂雜貨店》《瀕死之眼》《回廊亭殺人事件》《沒有兇手的殺人夜》《神探伽利略》《湖畔殺人事件》

17部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斯泰爾斯莊園奇案》《羅杰疑案》《藍色列車之謎》《懸崖山莊奇案》《東方快車謀殺案》《云中奇案》《ABC謀殺案》《沉默的證人》《尼羅河上的慘案》《遺產風波》《蒙面女人》《沉睡的謀殺案》《無人生還》《捕鼠器》《艷陽下的謀殺》《懸崖迷案》《清潔女工之死》

11本本埃勒里·奎因作品:《X的悲劇》《Y的悲劇》《Z的悲劇》《希臘棺材之謎》《羅馬帽子之謎》《法國粉末之謎》《孿生之謎》《雙頭狗》《上帝之燈》《十日驚奇》《玻璃村莊》

8本島田莊司作品:《斜屋犯罪》《龍臥亭殺人事件》《北方夕鶴2/3殺人事件》《高山殺人行1/2女人》《占星術殺人魔法》《灰之迷宮》《開膛手杰克的百年孤寂》《出云傳說7/8殺人事件》

5部綾辻行人作品:《十角館殺人預告》《水車館幻影》《迷宮館的誘惑》《偶人館之謎》《鐘表館幽靈》

2本橫溝正史作品:《本陣殺人事件》《殺人預告》

2本王稼駿作品:《紅色高跟鞋》《死神的右手》

2本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作品:《失蹤的女人》《希區柯克長篇故事集》

松本清張《點與線》/宮部雪美《火車》/雷蒙德·錢德勒《漫長的告別》/喬恩·奧斯本《編輯犯》/J.S.沃森《別相信任何人》/西村壽行《女人與狗》……


大學期間(幾乎是在大一)看的最多的就是推理小說,喜歡懸疑氣氛,追尋蛛絲馬跡,窺探兇殺動機。

大學時代,這種行為也曾遭到同齡人的唾棄。當有一天我從圖書館抱回一沓推理小說往宿舍方向走時,我看到有個認識同專業的男生抱了一壘財經類書籍(本人金融女=.=),我隨手笑著打招呼,不料卻迎面而來一陣抨擊,臨走前還叮囑我不要老是看這些速讀、無養分的書籍,多讀點有用之書。

對于這位男生的觀點,我贊同和反對各站一半。贊同的是我當時喜好推理小說著實是因為故事性強讀來舒暢不費解,還有就是畢業后我開始狂補財經類書籍也是因為年少不經事,不下工夫瞎胡鬧;反對的是這些推理小說,不僅僅是以手法、說故事取勝,往往背后的人性才是最引人入勝。

喜歡而不限于這幾本

【財經管理】

手島佑郎《猶太人為什么優秀》/納西斯·尼古拉斯·塔勒布《黑天鵝》/博多·舍費爾《小狗錢錢》/斯賓塞·約翰遜《誰動了我的奶酪》/龐德斯通《推理的迷宮》/丹尼爾·卡尼曼《思考·快與慢》……

看的少·安靜不說話

【心靈修行、心理學】

3本李開復作品:《做最好的自己》《與未來同行》《世界因你不同》

2本弗洛伊德作品:《圖騰與禁忌》《夢的解析》

古典《拆掉思維里的墻》/張德芬《遇見未知的自己》/理查德·懷斯曼《怪誕心理學》/喬·納瓦羅·馬文·卡爾林斯《FBI教你讀心術》/理查德·格里格《心理學與生活》/羅杰《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哈克《說謊心理學》/jerry《人格心理學》/朱光潛《悲劇心理學》/高銘《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理查德·尼爾森·鮑里斯《你的降落傘是什么顏色》/巴特爾《犯罪心理學》/李宗吾《厚黑學》……

心理是人渴望的映射面,書籍是自我窺探的法寶

【詩集、文學】

4本帕特里克·莫迪亞諾作品:《暗店街》《八月的星期天》《夜巡》《青春的咖啡館》

2本喬治·奧威爾作品:《一九八四》《動物莊園》

2本席慕蓉作品:《透明的哀傷》《七里香》

2本北島作品:《青燈》《北島詩選》

2本阿爾貝·加繆作品:《鼠疫》《局外人》

2本卡爾維諾作品:《寒冬夜行人》《看不見的城市》

2本若澤·薩拉馬戈作品:《失明癥漫記》《復明癥漫記》

2本威廉·福克納作品:《喧囂與騷動》《野棕櫚》

阿瑟·米勒《推銷員之死》/奧德麗·尼芬格《時間旅行者的妻子》/托馬斯·基尼利《辛德勒名單》/歐內斯特·海明威《喪鐘為誰而鳴》/馬里奧·普佐《教父》/奧特《拿破侖·傳》/司湯達《紅與黑》/顧城《顧城的詩顧城的畫》/齊邦媛《巨流河》/金宇澄《繁花》/巴勃羅·聶魯達《二十首情詩和一支絕望的歌》/丹尼爾·華萊士《大魚》/紀伯倫《我的心只悲傷七次》/杰米·福特《悲喜邊緣的旅館》/盧思浩《愿有人陪你顛沛流離》/劉同《你的孤獨,雖敗猶榮》/凱特·迪克米羅《愛德華的奇妙之旅》/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數》/阿多尼斯《我的孤獨是一座花園》/勞拉·希倫布蘭德《堅不可摧》/譚光磊《我在雨中等你》/皮考特《姐姐的守護者》/胡賽尼《燦爛千陽》/大仲馬《基督山伯爵》/露絲·本尼迪克特《菊與刀》/米蘭·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如果你沒看過華萊士的《大魚》

整理這四年讀書清單的過程中,我需要翻閱很多以往的記錄或者查看當時的借書清單,才能慢慢的回憶起,我都閱讀過那些書,而這些書的內容,有一些我早已遺忘,即是看過卻沒住進腦子里。

很多時候,我們都混淆了讀書。越來越浮躁無法沉靜片刻的心,追求的不再是讀一本書,而是讀完一本書。追求速度,胡吃海塞,一口吃不成大胖子,卻會把你給咽死。空有華麗的外表,卻是壞死的皮膚,這樣的讀書太多,不如不讀。

現在的社會一直在倡導:給自己片刻寧靜,讀完一本書。

也有越來越多的讀書群、讀書分享群、每日讀書打卡群……讀書是可以慢慢養成習慣的,當你猶豫不決不知道此刻該干什么,那就讀書吧。

畢竟,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野心時,就安安靜靜的讀書。


每周讀兩本書/共勉

留下你的足跡~

啾咪(^ω^)我是鯨魚兒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文/馬賽 注:這篇文章可以理解為對古典解謎類偵探小說的一個隨筆式簡述,由我的好友馬賽律師完成于2007年1月21日...
    鄧哲閱讀 3,986評論 17 23
  • 向魚問水, 魚說呼吸里, 生命的每次誕生到凋零, 向馬問路, 馬說馬蹄聲里, 千里的每次起始至遠方。 向行人問你后...
    陸分之壹閱讀 312評論 0 1
  • 2017年6月5日中午12點整 辦公室只有我自己一個人,打開網易云音樂,聽得是任然的涼城,是前天回學校,善善拿著我...
    顧長亭閱讀 254評論 1 0
  • 流水一般的日子不斷流走,每一天,會收獲什么? 昨日的我,和今日,有什么不同? 明白的我,是否符合我的期望? 最近收...
    TeresaW閱讀 299評論 0 1
  • 自從回歸總部後有了一個徒弟,我們倆相依為命,一起為新的部門努力著。 我信心滿滿,哈哈哈,沒有問題的吧……想都沒想就...
    好彩妹閱讀 167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