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遠方
經常可以在廁所墻壁上看到這里的標語: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說的就是如廁文明。從廁所文化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這話一點不假。
中國人一直對廁所文化比較掩掩藏藏,認為廁所是藏污納垢之地,不能登大雅之堂,可是中國人隨地大小便現象卻是令人驚嘆的。這不,網絡中暴露出內地市民在香港大型商場當眾幫二歲孩子大便的鏡頭,卻活生生地在鞭打著我們,讓我們覺得難受,覺得無地自容。其實在國內,這樣的鏡頭在我們生活中屢見不鮮:小孩子隨地大小便不說了,反正急了想在哪就在哪,誰也不會去計較一個小孩子的這種行為;而在夜幕下,在陰暗的地方,隨地大小便的可就不是只有小孩了,大人們也厚顏無恥地扮演著這個角色。而在廁所內,如果沒有人管理與保潔,那可真不是人去的地方了。連站立的地方都沒有,但有時實在又憋住,于是只好硬著頭皮“深入虎穴”,出來就是一身的臭味與抹不去的后遺癥。這樣的情形,想必大家都有所經歷,特別是旅游區,上廁所更是苦不堪言,令人叫苦不迭。
? ? 中國人上廁所,總有一種習慣,或者是由于時間久遠而形成的一種習俗吧,那就是自己很講究清潔,卻忽視了為他人創設清潔環境的習慣。也許小時候父母親就告誡我們,公廁是骯臟的地方,不能用手隨便開門,得用腳;上完廁所了不要抽水,那水臟;上公廁別坐馬桶,得蹲著。久而久之,我們就會在潛意識中認為這樣做是正確的,這樣做是正常的。這種習慣的形成,無形中在抹殺著我們的文明史。這種錯誤的教育,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深刻地自我檢討:日常生活中,你有如廁的良好習慣嗎?
公廁能夠透視出城市的文明,是因為,在這個大家認為最臟的地方你都能保持清潔了,還有什么地方你不能做好呢?公廁聚集著城市中的三教九流的人,南來北往的人,可能說是囊括了形形色色各行各業的人。從公廁的清潔程度就可以看出這個城市的文明程度、衛生習慣以及社公公德。不得不承認,我們在廁所文化方面還有許多欠缺,許多公民的道德素質還有待提高。比如便后不抽水,便后不洗手等等,這些時常成為外國媒體抨擊中國落后的材料。不過說實在的,我們也得承認我們在這方面做得不夠好。看一看我們國內各地車站的公廁,大型商場的公廁,鬧市區的公共廁所。我們就會臉紅,我們就不得不承認,我們真的做得不好。
廁所是人類文明的重要體現,發達的國家在這方面確實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法國設有電腦廁所,發行廁所報紙;美國和新加坡等國定期評選“名廁”,日本每年舉行一次“全國公廁日”,議員親臨公廁現場辦公。日本在二戰之前,廁所文化也是臭名昭著的,不過在二戰后,日本人一心從戰敗中崛起,他們潛心學習美國的如廁文化。到現在,凡是到過日本的人或接觸過日本的人都知道,日本的廁所是世界一流的。日本廁所文化的提高當然也帶動了國家的文明的提升與經濟的發展。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中國在國際社會中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中國的如廁文化也在不斷地進步。北京借助2008年奧運會改造廁所文化,使廁所文明進入了世界先進行列。還有上海,也在廁所改造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但中國實在太大,人口實在太多,我們還有很多的如廁習慣還得改進。當哪一天,無論在什么地方,我們的廁所都是干干凈凈的時候,我們的中國一定步入了文明國家的行列。為了這一天,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文明社會從如廁開始。從你我開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