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五天寶寶就幾個月了,從剛開始的不知所措,到現在的游刃有余,中間經歷了不少酸甜苦辣。
一、出生
我提前二十幾天就休假了,結果到39周了還沒動靜,每天早晚就去小區里溜達,39+3的早上去醫院復查,大夫也沒給出具體時間,讓回家等著發動。當天半夜覺得肚子發緊,去了衛生間見紅,回來后隔幾分鐘疼一下,睡不下去了,叫醒老公準備上醫院。
去了醫院找值班大夫檢查已經開了三指了,做一系列心電圖、血壓和問卷等,我都疼得迷迷糊糊了。沒多久就推到產房等著生產,安排了導樂陪同,還允許家屬在旁邊,我握著老公的手感受每次陣痛。我還是比較能忍痛的,沒有喊。我不知道還要痛多久,問大夫能不能打止痛,大夫說我已經錯過了時間,只能物理止痛,效果差不多,具體什么時候生還不知道,也許很快,也許很慢。沒半個小時,陣痛越來越痛,時間也越來越短,配合著大夫幾次用力之后,寶寶就出生了,從家出發到孩子出生就兩個小時。
縫合撕裂的傷口時我的腿止不住的哆嗦,寶寶的哭聲響滿了整個樓道,渾身通紅,閉著眼用盡全力的哭。
給未來的寶媽們一個忠告:孩子出生后不要為奶粉,一定要堅持親喂,不要擔心沒有奶水,只要孩子吃就一定有。
我住的醫院因為大夫怕孩子不吃會低血糖,出生兩個多小時就讓喂奶粉了,導致孩子乳頭混淆,一直改不過來。出院后只能把母乳吸出來喂,自己遭罪不說,母乳也越來越少,堅持四個多月就斷奶了。
二、成長
一開始小小的一團,軟軟的,不包上包被都不敢抱。剛出生兩天就會笑了,不到一個月的時候喜歡長出一口氣后嘟著小嘴兒,嘟起來后就是傳說中的櫻桃小嘴。睡夢中有時自己彎著嘴角笑,如果正好抱著,我笑笑帶動胸腔震動,她也會隨著笑。
開始學啃手的時候,手舉到面前,總找不正位置,不是戳到鼻子就是戳到下巴,即使碰巧找對了位置,一會又閃開了。
小孩子開始的笑都是無聲的,有一次我把頭靠在寶寶肚皮上,她突然笑出聲了,就像打開了開關,讓我總想嘗試看怎么把她逗出聲。剛開始的笑聲有點粗,我們家是小姑娘啊,長大后不會也這樣吧?又開啟了寶媽擔憂模式。后來聽過其他小孩子的笑聲發現,小孩子笑的都一個動靜,就像小的時候看不出男女,這時的笑聲也分不出男女。
養娃才之后長牙的順序是先長下牙再長上牙,我之前印象里都是小孩一笑露出上牙的樣子,看到下面先冒牙的時候還以為出了問題呢。
三、半歲
每次看著寶寶我都想再大點就更好了,會坐了可以自己坐著玩玩具,會走了可以帶著去踏青,會騎車了可以一起遛彎。在這種期盼中,寶寶學會了翻身,學會了獨坐,長高了也長胖了。
我有時朝寶寶小手吹口氣逗她樂,次數多了,今天她也學會了,喝完水后就呼兩口氣,小樣兒可愛極了。
今天晚上我把玩具放在寶寶頭上方一尺遠的距離,她不是想著爬過去,而是向右翻過身去,然后翻回來,我還納悶怎么翻過身后怎么定不住了,之前還能趴好一會兒呢,力氣變小了?就見幾次翻滾后再一伸手玩具就夠到手里了。寶貝兒,我得給你點個贊,這思路真是出乎預料。
簡寶玉寫作群日更打卡第1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