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成績下來了,早已有心理準備考得不好。
15號晚上刷新了幾遍研招網,看了看考研吧的中傳論壇的討論,估計今晚不會出分,要等到明天。關了電腦,臉沒洗牙沒刷上床睡覺。睡不著是肯定的,巴拉巴拉手機,看著一起考研的同學在空間朋友圈里曬高分,可能我不是她們本人心里并不覺得多激動,這幾年的分數和分數線年年都往上漲。我關掉手機開始再次回味從開始考研到現在自己的變化。
最初選專業和報學校就已經暴露出我動力不足。動力不足很明顯,研究生和我喜歡做的事情相去甚遠,考研目的并非純粹搞學術,而是想在北京有個定所想去我所中意的街舞社跳舞順便刷新學歷。另一個原因是隨大流,我所在的二本院校曾被稱為考研基地,老師們全都建議考研,身為一個聽話的、社會經驗少得可憐的、沒有想好自己到底想要啥的二楞學生來說就沒想過出去找實習找工作,考研就考研吧,大大小小經歷這么多考試,多一個也不差啥,萬一考上了豈不是賺到了。工作那么多,以后不上學了不全是工作,年齡又不大,家庭條件負擔得起等等因素讓我覺得繼續考的確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決定。可是,所有的外界因素都抵不過自己真正渴望的內心。明明跳舞是快樂的喜歡的,明明藝術是自己最有興趣的,明明喜歡為什么因為別人的想法、外界的觀點而說討厭呢?為什么我不能正式自己的喜歡與需求?我好想有個心理醫生治一治我這毛病,打開自己的心啊!!
備考初期,沖勁挺猛,找學長買了參考資料和專業書(快考試了卻沒看完),開始了第一輪復習。第一門專業課大都是政策和中傳某公眾號的文章,枯燥無味,看得特別煩躁,到最后真是想把書給撕了扔了。另一門專業課綜合考試藝術學比較合我口味,趙老師的書買了,藝術概論和藝術學概論也買來翻著看,看了很多遍就是看不煩,生動有趣好記憶,興趣濃厚。果然答題時第二門比第一門順好多,成績下來,第二門也比第一門多了十幾分。
英語本來就很喜歡,扇貝每天堅持100單詞和2篇閱讀,心情好得時候再默寫幾句聽力,習慣又自然。3.4月份做閱讀真題錯的稀里嘩啦也擋不住我對英語的熱情,而且那時候還跳街舞,只要一跳舞那種錯多的難過仿佛跟著音樂一下子就蹦噠走了,有時候我就是那種不長記性不記仇沒心沒肺的傻子,等汗水干了之后繼續拿著紅筆劃詞組標記單詞找答案出處。我學英語有個習慣,就是一定要讀出來,所以早晨必須要讀一讀英語才覺得我像是在學英語(強迫癥嘛)。自習室是學校新建的,高端大氣上檔次還在五樓,每次爬樓梯就覺得像是在上天梯沒盡頭的感覺,窗戶大,晴天的時候室內光線非常好,我就喜歡把閱讀立在窗戶上,大聲的讀出來,自己經常陶醉在自己的動聽的發音中(自以為),然后看看外邊的藍天白云飛鳥地上綠樹學子車輛覺得真是特別的美好,對,美好,考研中為數不多的美好。可是這種美好卻被考試當天中午的一盒酸奶給破壞了,考英語的時候肚子絞痛像是孫悟空在銀角大王的肚子里七十二變,變態男老師不讓去廁所,我就從4點疼到了五點,疼到面色慘白嘴唇無血手拿不住筆的時候,一位女老師跟著我去了廁所,拉肚子。英語71分,幸虧自己最先開始寫大小作文,疼得厲害的那一陣在寫閱讀后兩篇,上完廁所回來基本沒有時間多看幾眼完型,胡攥一番后居然連答題卡都沒有涂完就交卷了。這一場考得我是心灰意冷,在自習室走廊里掉淚兩個多小時紅著眼看了看明早要考的專業課一,沒啥心情繼續背了就早早睡了,心理是這樣的:明天還要早起去考試,堅持考完就行了,過了明天就解放了,以后遇到考試或重大的事情再也不要中午喝酸奶了,張劍的黃皮書也是白刷了。但高中英語資格證專業課筆試成績下來覺得英語沒白練。但那段時間學英語寫閱讀沒長進的確像我文綜死活答題得不了分、政治背到死才考61的現象一樣,無能為力,無可奈何。政治我真是再也不想碰了,想哭血。高考那會討厭歷史,地理又學不會,政治大題不會扯,文綜沒過半就不怨自己啥了,臥槽,考研政治,哲學,政經,時政這些從7月份就開始學的政治,緊跟肖秀容,戰線幾乎拉了全程還沒有別人一個月的效果好,我TM是不是復習了假政治。真正的絕望與悲哀不是那些命里的注定而是抗爭后的無果無奈。曾經以為死磕就會有效果、努力就會有成績的觀念被徹頭尾的顛覆。若不是經歷了血淋淋的教訓,怎會相信世界上還真有拼命努力卻依舊得不到的現實呢?年輕時候總要撞到南墻才回頭,其實疼了之后還是換個方向繼續撞。
備考中間階段,沒有街舞運動調節身體和情緒,愈加煩躁。爸媽遠在外地沒有回家,我回趟家沒見到爸媽還要做老師留得田野調查作業,挺煩。那時候是暑假,學校食堂留下來做飯的都是不放假時做飯難吃、賺不到錢的、趁假期沒有競爭對手狠狠虐我們的胃的黑心窗口,于是我就約著同學讓他帶我去吃校外好吃的飯和小吃。7月份的天氣中午熱但早晚挺涼爽,我習慣早起,而且鳥叫得很吵醒得早,在無人的學校散散步走走路和同學跑到遠點的正大門去吃早餐再沿著著浉河繞回學校的海苑門到自習室,剛好一圈愜意的消食聊天后再開始一天的學習覺得那這樣的生活也挺舒服。但是8月份,天氣連早晚都不放過我們了,熱的歇斯底里,猖狂放肆。沒胃口吃飯也懶得動彈,宿舍簡直是蒸籠,床就是個炕,我們就像包子,一晚上估計能蒸個幾回熟。坐在有空調的自習室里不愿意出來,午休也不想回宿舍,要不是自習室管理員大爺太兇,晚上還想著在自習室偷偷躲起來睡下。9月份就開始進入狀態了——坐著不運動吃胖、看書近視加劇、臉上痘痘狂起、心理愈加不想復習的狀態,10月份漸入佳境,11月迎來小高潮,12月到達頂峰。
后兩個月知道自己看不完了,就抓重點背,和宿舍小伙伴一起在超市的某間倒閉無人有簾子遮的小店里背書,還有超市背景音樂伴奏,自習室是除了上午能出聲外其余時間靜音,我們就跑到負一樓的超市背,背著背著就唱起歌來,這句是小凱唱的,那句是千璽唱的,另一首是鹿晗的新歌……然后突然想到要考研要背書,就背幾句,看幾頁,往往是還沒陶醉在學習狀態中就到了飯點或零食時間。最害人的是零食,但是誘惑卻在備考期排第一。壓力大,超市就在旁邊,來包零食壓壓,壓力是越壓越大,然后就陷入了壓力大吃零食,吃零食壓力更大的無限惡性作死循環中不能自拔。三人互相影響的效應就凸現出來了,你吃我也吃,她就不淡定了,一起吃,所以有一個人吃,三人就全軍覆沒在零食中。
政治最后幾天狂背肖四肖八,考試時候大題答題滿滿,以為成績能不錯,沒想到61我也沒臉說我多努力了。專業課一看題就懵逼了,商業計劃書是個什么鬼。專業課二有了教訓,拿著卷子,看到熟悉的題一氣把自己背的相關的全寫上,刷刷寫得挺溜但還是勉強寫完。
成績很差,各科都很低。低的意料之外也符合實力不夠之中,可能思維偏差大,知識不扎實,知識面不豐富,卷面潦草,答題模式不夠完善吧。畢竟只看了別人總結的資料,導師出的書都沒看幾本也沒看幾遍當然實力水水分數低低。每個人走的路不一樣,永遠都無法復制出和別人一樣的成功。但,成功都是有共性的,那種踏踏實實的努力與自己獨一無二的思考與想法大概就是共性其中的兩個吧。
不會二戰,也不會調劑到普通高校的相關專業。看到二戰學長在朋友圈發失敗心得有點感動也有點遺憾,感動在追夢赤子心,遺憾在黃粱終一夢。文科與藝術類的專業調劑不比理工,以前不知道,現在看到了網上基本全是理工調劑信息文科幾乎沒有的桑心現實后,決定調劑也不調了。花三年時間在非重讀研浪費時間不說也不是自己想過的生活和想要的追求。我想,我就是太不會取舍了、想要的太多了才導致這么全部皆空。努力去掙錢不就是我現在最想要的嗎?
南墻,不撞開不會有新的天地,我大概想換個墻撞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