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老田創業
兩個月前,快八百年都沒有消息的高中同學老田突然喜滋滋的在群里問:
“我現在有五十萬信用額度,想利用這筆資金去創業,大家有沒有什么推薦的好項目”。
這個問題一發出來,原本死氣沉沉的同學群頓時熱鬧了起來。
一群懷揣創業夢想的成年人,很快就這五十萬的啟動資金打開腦洞,幫問題提出者貢獻了數十種方案。
有說去玩投資理財的、有說去做桶裝水的、有說來跟我干的、還有說借貸創業要不得的。
大家的熱烈回應勾起了老田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幾人討論著,甚至已經幫老田想好了未來該在北京哪個小區買房子。
大家對于創業的態度都十分樂觀,仿佛每個人選對了門路都能隨手玩出一個阿里巴巴似的。
但客觀來講,創業必不可少的兩個關鍵因素是:資金、項目。
資金是維持一個項目先決條件,項目是讓資金花的有用的產品,也是能否成功盈利的最直接因素。
老田的創業念頭來的太突然,這兩樣關鍵的東西,他都沒有。
他沒有資金,只有五十萬的信用卡額度,可這筆錢一旦提了出來,就會產生利息。
如果項目不能盡快盈利,他該如何按時還款?一旦創業失敗,他會一夜之間背上巨債。
他沒有項目,只有一群同樣沒創過業的人的各種提議??蓜e人說的那些,他一個都不懂。
如果他當真選了一個看起來靠譜的項目去創業。
說實話,在一個他完全不了解的領域里,他失敗的可能性更大。
但這些話,我只能默默想想。
我已經見過太多一意孤行的創業人,準確來說,是博弈者。
02創業未成
兩個月后,老田在群里發言說:
家里人覺得風險太大,創業計劃已經暫時擱置,等來日有了資金再談。
雖然老田的借貸創業計劃因為風險而暫時擱置,但對此,大部分人都表示贊同。
畢竟,創業的實在是有點難,更何況借貸創業。
創業,是個高端的詞語,小到擺攤零售達到集團注冊,都能夠稱之為創業。
2018年,國內新增市場主體2149.58萬戶,新增企業670萬戶,相當于平均每天新增企業1.83萬戶。
每天新注冊的企業那么多,這里面究竟有多少人是背著貸款出來拼的?
每到畢業季的時候,都是企業注冊高峰期,很多高校學生一出校門就當了老板。
而這些學生的創業啟動資金,只能來自父母和貸款。
在今年,這股創業熱潮相比去年而言更加熱烈。
要說這屆成年人的創業欲望為什么這么大,企業家們前段時間高唱的996工作制絕對是原因之一。
目前的狀況是,物價和消費觀導致普通工薪族收支完全不平衡,996工作制又導致成年人付出與收獲不對等,生活與工作無法獲得平衡。
于是,不平衡的收支就滋生了一大批的創業意向者。
這群人極度渴望工作自由,但凡有一丁點兒工作自由的可能性,都值得賭一把。
即便是借著錢、背著利息。
在他們眼里,負債不可怕、沒有方向不可怕、虧損也不可怕,但加班非??膳隆?/b>
與其說這群人是想借創業打出一片天來,不如說這群人是為了借創業逃避痛苦的上班生活。
沒錢沒想法的人有一套“創業麻痹經“,每當有人提起創業困難的時候。
他都會說:
劉強東24歲在中關村賣碟,被女友鄙視、
馬化騰27歲初創QQ,假扮女孩子陪聊、
馬云30歲搞翻譯社慘淡,靠賣襪子補貼、
王健林:被銀行拒絕55次. .?.
你看,人家現在不照樣是大佬。
03勇氣不嘉
不可否認,創業需要勇氣,借貸創業則需要更大的信念。
但另一方面,當一個人為了一個模糊不清的方向去借下巨額貸款的同時,騾子身上就有了第一根稻草。
為了還利息再借,是第二根。
為胡亂選擇一個項目而投資,是第三根。
創業后的每一筆支出,都會壓在借款人的身上。
如果最后,創業成功、公司盈利,身上的稻草就可一根根卸下來。
可如果創業失敗,倒下的就是自己。
真正為了事業去創業的人,會在出錢的五年前開始行動。
馬云1995年從杭州電子工業學院辭職,隨后創立阿里八八。
創業初期,馬云自己出資七千,向妹妹夫婦借款一萬,只用兩萬塊就創建了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商業公司。
馬云從人民教師的互聯網創業人的毅然轉變,最終帶給他一個商業帝國。
這個傳奇人物的經歷對那些躍躍欲試的創業者們來說,無疑是最大的鼓舞。
我們很喜歡說:“你看他就可以,憑什么我不可以”。
但是我們真的不可以。
我們只看到馬云借錢創業,沒看到他自己已經存夠一半啟動資金。
我們只看到他毅然轉行,卻沒看到他從1992年就開始試圖轉行電商,也沒看到他從五年前開始就開始深入了解電商行業。
他借錢,因為他已經存夠了一部分;他跨行,是因為他對要跨的行業已經足夠了解。
因為他有把握,所以他有勇氣。
熊貓直播破產之后,令很多人認識到:呆在舒適區,真的會慢慢被拋棄。
所以很多人想要改變,想要挑戰困難,這無可厚非。
但往往,任何沒有準備的改變和挑戰,都于事無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