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因為參加了好報30天的寫作群,估計我可能還不會靜下心來記錄過去這段在德國留學的點點滴滴。因為承諾了每天都要交一篇文章,所以,即便忙得焦頭爛額,但心里總還惦記著尋找素材、構思文章,希望能按時完成作業。今天適逢周六,從早上開始,我的腦海里不斷浮現出在德國逛跳蚤市場的經歷,回憶至此,那就開始寫吧。
每逢周末,在城市的某些角落就會出現一些跳蚤市場,市場無論大小,都被安排地井井有條。我所住的學生宿舍附近就有一個小型跳蚤市場。因為離得比較近,所以只要路過,我都會進去溜達一圈。我發現,在跳蚤市場擺攤兒的主要分為兩大類人群,一類是專業買賣人,他們的裝備比較齊全,物件兒種類多,被按照類別分別擺放在不同的展示架內,討價還價比較熟練,也很會招攬生意;另一類是以家庭為單位的賣家,他們一般是附近的居民,因為家里有物品閑置,所以想借跳蚤市場進行出售,為他們的寶貝找個合適的人家,繼續發揮余熱。我就曾在一家人那兒淘到一些碗碟和杯子,質地優良的瓷器上繪制著漂亮的圖案,讓我愛不釋手,賣家看我著實喜歡,最后以很低的價格把它們賣給了我,這套瓷器我一直用了很久。
天氣好的時候,來逛跳蚤市場的人就比較多,大家或緩行,或駐足,享受著好天氣帶來的好心情。小到郵票、錢幣、紀念章、耳釘、項鏈,大到電視、烤箱、桌椅板凳、自行車,在跳蚤市場人們享受的是挑挑揀揀的樂趣。我一般喜歡逛舊書攤,在一堆舊書中找到自己喜歡的書籍,翻開泛黃的書頁,給人一種翻閱歷史的感覺。有的書在扉頁上會有書主人的留言,看著這些斑駁的字跡,似乎能夠感受到這本書帶給主人的快樂。
有些家庭賣家可以說是全家出動,他們在攤位旁支起小桌,上面擺上咖啡、果汁、糕點,一家人圍坐在桌邊,有說有笑,很是愜意。即便無人購買他們的物品,這也絲毫不會影響他們的好心情。對他們而言,來跳蚤市場擺攤實際上已經成了一種全家參與的消遣方式。
我喜歡逛跳蚤市場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很喜歡那種慢慢悠悠的節奏和氛圍。在這里翻看老舊的物件兒,會有一種時間停滯的感覺。逛跳蚤市場沒有那么強的目的性,只是單純的閑逛,東看看,西瞧瞧,讓繃了很久的神經能夠得以放松,這也是我給自己減壓的一種方式。
如果有機會再回到德國的話,我還想再去逛逛跳蚤市場,再去感受一下那種久違了的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