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漸漸的深了。黑暗蔓延的暮色里,人們尋找那一絲光亮,有的時候,只為了溫暖這踽踽獨行的大地上冰冷的靈魂。
2017年10月5日 ? 丁酉年八月十六日 ? 星期四 多云
01、昨宵
昨日中秋,月滿九州,菊花的芬芳四溢,隨著酒氣撲鼻而來,月餅在團圓的夜里,成了餐桌上的主角。備好了蘋果,橘子,柚子,大棗,核桃許多圓形的吃食,擺在桌案上,對著空中皎潔的月亮俯身跪拜,拜月。
這是在海南學到的一點習俗,那個時候是在海邊,亞龍灣,大東海,亦或是三亞灣,三五成群的對著大海,畫上一個圈,圈出自己的區(qū)域,一群人坐在圈子里,雙手合十,焚香望月,別有一番風味。
我想,我是懷念海南的,不止一次的夢中回到過海南,只是,人們似乎都習慣于去想念你很少有機會回去的地方,或者是回不去的某一刻,再也見不到的某一個人。
當月亮再一次照在臉上的時候,我想,我是很想念姑姑了。
02、而今
今天,農(nóng)歷八月十六。我已經(jīng)結束國慶中秋假期開始上班了,開始的時候是有些吐槽,不過一直在家窩著也無聊,騎著電車慢慢悠悠的到了辦公室。餐廳四天后營業(yè),只能挨餓,我邊喝開水邊看窗外,車少人少,難得的靜謐安逸,突然有種很放松的感覺。想來是前面兩天的擁堵給人們造成一種心里恐慌,一家人就待在家里,哪也不去,菊花酒一杯,螃蟹幾只,桂花飄香的秋,也頗有意趣。
午飯后,表弟發(fā)來信息,“姐,給你寄了月餅,順豐,記得查收。”我開心的記下來單號,想起幾年前在海南的時候,也是中秋,姑姑和表弟親自做了月餅盒芝麻鹽給我寄了,家鄉(xiāng)的味道,還有滿滿的愛。
我跟表弟說,“我突然就想起來幾年前你給我做的芝麻鹽了。”“姐,你記性真好。”“那是當然。”我頗為自豪,他卻接著說,“我剛夢見我媽了,今天她生日,我夢見她躺在房檐下面曬太陽,邊上放著歷史書。”
“原來她今天生日,我曾不止一次的打聽過她的生日,可是大家都不告訴我。”
“不想你買東西亂花錢。”“我知道,我只是很遺憾。”我一直覺得,生日是一個難得的日子,我記下你的生日,然后為你送上祝福,不論是花錢與否,都是我的心意,我不想這份心意無處寄托。然后我問了表弟的生日,我知道,我以后會給他過生日。姑姑只有他一個兒子,姑姑走了,表弟是最大的牽掛,晚上他和姑父出去吃飯,我提醒,“你倆記得買蛋糕。”“嗯,放心。”
03、依稀
自從姑姑去世,我不止一次的夢見過她,可惜我從來不敢告訴姑父或者表弟,每次說到姑姑,他們總會哭。我夢見姑姑為了不讓奶奶難過,突然就活了過來,走到奶奶面前說,“媽,你別聽那些人瞎說,我這不是好好兒的么?”可是那旁邊盛大的場景,卻是在出殯,我似乎看到姑姑的照片,她的眼睛彎彎的,在笑,似乎在說,放心。
姑姑是教歷史的老師,我初中的時候才知道,那會兒我最佩服的就是姑姑了,依稀記得小學三年級,在所有人都說我寫的字很丑的時候,姑姑拿出來我的本子,說我的字很好,那時候我的字是方正的,所以被評價“規(guī)整”。初中畢業(yè),我的歷史成績是45分,滿分50 。我拿著我的分數(shù)單,等著姑姑來走親戚。
在姑姑家讀了高四,我開始覺得在我看來不沾人間煙火氣的姑姑居然也會做飯,而且似乎什么都會,偶爾會有幾個失敗品,但是姑姑樂此不疲,我也覺得很有趣。生活,本來就是要拿來享受的,吃飯,也不遷就,對得住自己,也對得住一起生活的人。所以我在姑姑家呆了半年后胖了十斤。我媽直呼不敢認。
大學畢業(yè),我買了一部《史記》,很厚的那種,姑姑不止一次帶回去看,每次看完一本換一本,今天我跟表弟說,你回頭把那一部書帶回去吧,姑姑很喜歡。表弟說,你留著還能看,放在這兒也是浪費。
我說,也好。
PS:今夜無月,樹影斑駁在路燈下,昏黃,我在看,那一線溫暖的光,在回憶里,熠熠生輝。
注:姑姑小名秋月,故而每次看到月亮總會想起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