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孩子,家長拼了!自從我有了孩子,好像跟孩子有關的一切都開始進入我的視野,同事們之間聊的話題幾乎都是孩子最近學什么課外班,作業(yè)輔導找的什么機構,又從哪里找到了內部試卷……之類的,隨時話題一轉就到我在幫助他輔導功課的時候被氣到如何如何,看得出,家長拼了,不光是金錢上,更有精力上,可以說為了孩子,他們把能拼的都拼上了。
在家庭群中看到在河北的親友們也是為了孩子真正做到了不遺余力,然后拿出孩子考試的排名檢驗自己和孩子辛勤付出的效果。我看到大家都在努力,都在排隊,最終哪個會成為勝利者?不禁又要問,這個“最終”在哪里?回到最實際的,我的孩子已經快兩歲了,不過三兩年,她必然也將被裹挾進這場慘烈的競爭中去,我作為她的母親又將何去何從呢?
要回答這些問題,首先要明確的是這場所謂的競爭是否有意義?學業(yè)成績大排名意味著一個孩子一定要比別人更優(yōu)秀就是贏了。那自然結果很可悲,多數(shù)孩子都是失敗者,即便他們和家長已經拼盡全力。在教育評價中,這種評價模式是不被我們所接納的,教育評價要求我們能看到孩子的付出,努力,進步并加以肯定,保護他們的自信心以助于他們可以走的更遠,飛的更高,因為人生本來就是馬拉松。
基于此,我們家長首先要訂正自己對孩子學業(yè)成績排名的看法,將目光放的長一些的同時還要把視野擴大,孩子學業(yè)的競爭力并不能代表他整個的競爭力。目前家長們都盯住了孩子的學業(yè)成績,這個“整個”又代表什么?我想家長們可以參照“多元智能理論”的豐富內涵。孩子的素質是多方面的,最終他作為一個社會人在社會上生存,僅僅具備優(yōu)秀的學業(yè)成績是遠遠不夠的。說的再直白一點,我們的孩子長大了能否在這個社會生存下來?需要具備的必要的工作技能,社交能力,抗挫折能力,靈活的思維能力等等您是否已經在有意識的培養(yǎng)他。當孩子具備了生存的能力,我們還要問,他有無良好的總結反思能力,修正自我的能力,愛的能力,寬廣的胸襟心懷等等,這些都可以讓孩子的生存變得更有質量,生活的幸福。人生是馬拉松,可也不是馬拉松,最終成功的不是最先到達終點的人,而是所有能奔向幸福終點的人。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正確的方向,雖然他們都很努力,這是兩個概念。
我想,我的女兒未來必定也會成為這個競爭群體中的一員,而我卻并不希望她加入這個并不令人愉快的游戲,因為我明知道她會失去更多積極的體驗。我希望能以我之力帶她進入自己的跑道,節(jié)點不是一個又一個學業(yè)考試,而是一個又一個幸福時刻,我要做的是給她支持,為她鼓掌喝彩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