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情結,是人無法釋懷的,無法得到的欲望。
有個女子,曾經住在上海狹窄的老式里弄,一家好幾代人,又有鄰居夾雜,于是她曾苦苦地渴望,有一套落地門窗大陽臺的房子,甚至后來,這成了她和好多女子擇偶的標準。上海動遷多,于是,曾經的十里洋場,總有往外遷的人,他們,又有了想回到老市區,過抬抬腳就是淮海路的往日時光的情結。有了情結,于是有了為之而生的各種苦惱和斗爭。
人生幾大苦,得不到是種苦。
家長里短有情結,縱橫江湖亦有情結。說個筆記本里面的紅點吧,曾經IBM是筆記本的代名詞,最銷魂的是鍵盤上的那個紅點,那時候,如果你商務談判,出門在外,沒有帶IBM的筆記本,是要被人看不起的,以至于,有些人,會買一個拉鏈頭上有紅點的包,背著,即使,里面只有“本子”。這就好像,古龍小說里面,有位少年俠客,成名戰時脖子上系著一方紅帕,從此后,紅帕成了少年英俊的標配。
好漢們踏入江湖,各有情結,有人只是覺得村口一霸家里的陳設好,穿著打扮入時,出入則鮮衣怒車,美女簇擁,一打聽,哦,原來是混江湖的,于是,混江湖成了情結。還有人,看多了港臺劇,為朋友兩肋插刀,出生入死,浴血搏殺,于是,有了兄弟的情結,覺得人活一輩子,沒有幾個好兄弟,沒有那一段過往,老了都沒法說道。
從前的書生們,渴望的是功成名就,狀元及第,好衣錦還鄉;興致高雅,縱情山水的,也往往忘不了的廟堂之高,常常念叨著精忠報國之類;現在的讀書人,卻往往沒了那種情結,一份好的工作和收入,一套精致的房子,一個美滿的家庭,大概就是普通人的追求,古書里所謂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后半句大多數是淡忘了的。
說到江湖之遠,不免談些廟堂之高。有位落魄戶,有著紅色的情結,恨不能將當年的那場浩劫再來一遍;而屁民有時亦只能以屁民的心智來猜測推斷廟堂的情結:股市發展了幾十年了,不知當初曾說的趕超歐美的情結還在否?教育越改越差了,中國的一流大學在全世界的排名越來越低,你說中國一流,說不定就是世界二流了,廟堂心底應該也是憋屈的,有良知的教育界人士,也該是心底憤懣的;醫療,縱覽全世界,全民免費醫療的比比皆是,若是競選制度,想必候選人必然是會拿這大做文章,廣攬民心的,畢竟咱們是全世界極少數的社會主義社會呀!連資本主義都比不過,這從何說起呢?廟堂的內心,必然也是有情結在的。只是不知道,是這一屆,還是下一屆。
閑散隨筆,姑妄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