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jié)到了,為了增加點儀式感,我決定送自己一份禮物。之前看有人在推薦小福牌,覺得很好看,就決定去選購一條。
當時在金店選了許久,本打算自己配一條項鏈和福牌,大概在7-8克左右。按照當天400元/克金價來算,也就是3000元左右吧。
門店店員推薦了我一條成品項鏈,說是5G工藝,講了一堆銷售術語。我當時覺得挺好看,價格在3750元。雖然有點超支,但也在預算內。所以我就頭腦一熱,什么也沒問就直接交錢了。
回到家之后我戴上給老公顯擺,老公看了一眼,說好看是好看,就是看著挺小的,怎么不買個大點的呢?
聽完老公的話,我猛然一驚。當天的金價是399元/克,我在購買這條項鏈時,標簽顯示價格是3750元,但并沒有顯示克數(shù)。
當時店員一再告訴我,購買一口價最劃算。我心里一直以為這條項鏈按照價格來算,大概也得有個6-7克吧。
老公的話提醒了我,我立刻找出工具稱了下,結果令我大吃一驚,這條項鏈只有5克。
我心里越想越覺得不舒服,感覺自己買虧了。想著才買了2個小時,回去找店員溝通看看是否能更換下。結果被告知:貴重首飾,不退不換。而且后期更換,只能更換同品類一口價首飾,且需要增金20%以上。
到了這時候,我確認自己踩坑了,不止是現(xiàn)在購買時被坑了,連后期更換都不合適。
1.按照克數(shù)來算,3750元購買了項鏈,折合750元/克,比起正常的399元/克,貴了將近一倍。雖然按商家宣傳一口價是因為工藝好,但也不至于差距如此之大。
2.在本店后期更換只能換一口價產品,且每次需要增金20%。以我此次購買為例,意味著我后期更換也只能更換這種“高價”產品,而且還要不斷在金額上增加20%。眾所周知,黃金飾品很大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流通,不斷換新。可如果按照這個套路換一口價,根本不合適,只會一步步被套得更牢。
3.如果我去其他店用克數(shù)以舊換新,這個價值3750元的一口價,實際克數(shù)只有5克。以當天金價為例,399元/克*5克=1995元。我為了這個5克的一口價支付了3750元,里外里我會損失1755元。
所以基于以上幾點,買了這個所謂的一口價黃金,我真是虧大了。后來我去網(wǎng)上搜索,發(fā)現(xiàn)很多人都被套路買了一口價,并追悔莫及。
黃金首飾一般就是兩類,一口價和論克賣。現(xiàn)在很多專柜導購都大力推薦一口價的黃金,而且要求后期以舊換新也只能更換同品類一口價。
黃金的價格是根據(jù)國際金價來決定每日漲幅的,做成黃金首飾之后的黃金價格一般就是每克黃金的加工費,所以說黃金的價格是非常透明的。
商家肯定是需要盈利的,所以一口價黃金首飾就成為了一個非常好的策略,因為它基本跟黃金的克數(shù)沒有多少關系。看到這里我們就會明白了,一口價的黃金都是商家出于自己的利潤空間考慮的。以所謂的“工藝”等理由使消費者忽略或者刻意對消費者隱瞞克數(shù),從而誤導了消費者。
購買了這個一口價后,我心里很懊悔,因為如果我細心點,或者提前做了功課,就不會被坑了。現(xiàn)在也沒辦法去維權,只能自己心里暗暗下決心,下次買東西之前一定不能沖動。
我總結了幾點,算是花錢買了個教訓,同時也防止其他人被套路。
1.簽字的東西一定要慎重對待
我在購買交完錢之后,銷售有打單子讓我簽字,正好我在接電話,也沒仔細看,就簽字了。單子上實際是注明了更換準則的,如果我當時認真看完當時提出異議,可能就不會購買了。
所以這里真的要提醒下,凡是要簽字的一定要認真閱讀內容,有爭議的千萬不要簽。不然你簽字了,就默認你接受條款了,維權都困難。
2.購買之前做好功課,不要沖動消費。
在購物時,尤其是相對“大件”的物品時,盡量提前做好功課。拿這次買首飾來講,如果我在網(wǎng)上提前搜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一口價”的避坑指南。
或者和之前經常換金的朋友聊一聊,估計也是會避免的。但當時的我完全沒有任何準備的就去了,選品的時候也沒有貨比三家。
所以這次事件中,自身盲目沖動消費行為極大地導致了我最終被坑的幾率。
3.對待已經發(fā)生的事情,保持好的心態(tài)。
對這次被坑的事件,我看很多網(wǎng)友支招,說堅持去找門店,不行就大吵大鬧。門店為了不影響生意,可能就會被退貨了。
對于這種提議,我個人沒有采納。打過12315后發(fā)現(xiàn)無法正常維權,我就放棄了。如果一直糾結在這件事情上,只會導致情緒低落,甚至可能還會影響正常的生活。既然已經無法改變這個局面,那就果斷將此事翻篇。
現(xiàn)在商家套路太多,真是防不勝防,所以作為消費者一定要擦亮眼睛。就算一次上當了,一定及時復盤總結,總不能真像網(wǎng)上流傳的段子里說的那樣。
上聯(lián):上了一當又一當,當當不一樣,
下聯(lián):吃了一虧又一虧,虧虧有體會。
橫批:啞巴吃黃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