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到了我這個年齡,周圍的朋友都有了孩子。問及生下孩子的原因時,所有人的回答都是“順其自然”之類。
但我更想知道的,是他們能否在孩子面前自信地問:“作為我們的孩子,你覺得高興嗎?”
孩子是否會回以“我非常慶幸有你們這樣的父母”,其實是永遠的謎。
我一直想解開這一謎團,這便是《時生》的源頭。—東野圭吾
2
這本小說以倒敘手法開始,看著躺在病床上17歲的自己的兒子時生,宮本拓實對野美子說自己在23年前就已經(jīng)見過時生,從而引出了兩個點。
第一點,拓實身世。
親生母親須美子因和漫畫家爪冢夢作男相愛而生下宮本,但其后由于爪冢夢作男的死去,須美子又無力承擔養(yǎng)育孩子的重擔,最終決定將宮本送人。
養(yǎng)父養(yǎng)母自身無法生育孩子,領(lǐng)養(yǎng)了拓實,并一直對他愛護有加,可是由于須美子的突然造訪,使得一家人關(guān)系開始變得微妙。
對養(yǎng)父來說那個家已經(jīng)是令人郁結(jié)的地方,為了尋求一個愉悅地方,養(yǎng)父開始出軌,酗酒,甚至家暴。
養(yǎng)母因內(nèi)心的貪婪,隱瞞養(yǎng)父須美子一直有提供撫養(yǎng)費。
種種這些,使得宮本越來越厭惡這個家庭,心心念念想著離開。
3
第二點,時生和拓實。
時生通過附身于過川邊玲二從未來來到拓實身邊,兩人雖年紀相仿,但面對拓實的玩世不恭,敏感,執(zhí)拗,孩子氣,卻如同長者一般給予了他足夠耐心與陪伴,不僅幫助他在尋找女友千鶴的過程,化除一次次危機。
更重要的是,關(guān)于拓實被拋棄一事,為免他后悔,一直不斷幫助他化解與親生父母的矛盾。
4
對拓實來說,剛開始對親生父母他是怨恨的吧,常常對別人形容自己就像是個被遺棄的小貓,小狗。
所以每次對著那個一看到自己就流淚的女人的時候,他并沒有憐惜,心理還會覺得對方罪有應(yīng)得。在得到珍貴的漫畫之后,也會不加考慮就當了出去。
后來,在母親的信里了解到自己是漫畫家爪冢夢作男的兒子,母親也是出于愛情和父親結(jié)合的。
父親在一場火災(zāi)中喪生,臨死前對母親說,“求你了,你快走吧。我怎么能拖累你呢?你應(yīng)該加上我的壽命,長久活下去。只要想到你能活下去,即便在現(xiàn)在這一瞬間,我也已經(jīng)感受到未來。”
母親因深愛著父親,發(fā)誓著要撫養(yǎng)孩子長大,無奈因生存都很困難,不得已才過繼給他人。內(nèi)心一直充滿了愧疚,所以在探望拓實的時候,才常常流淚。
那一刻,拓實的內(nèi)心或許已動搖,再加上時生的勸解和竹美對母親的態(tài)度影響。
他終于再次來到了媽媽的身邊,對她說:“我的人生只能靠我自己,以后,我不會再怪你了,我想說的就是這個,嗯,還有一句。我感謝你生下了我。謝謝。”
這一刻的拓實終于釋懷了。
5
對于時生而言,雖然他的生命短暫,但他卻是幸福的,他不像父親那樣有著悲慘的身世,敏感孤獨,而且父母都很疼愛他。
在和父親相處的兩個月時間里。
他陪著父親一起度過孤獨。
他陪著父親一起成長。
他陪著父親一起找尋親情。
……
這些已然足夠。
他曾對父親說,“出生到世上,單單因為這個,就該心存感激。“
6
試想一下,如果哪天父母問你:”作為我們的孩子,你覺得高興嗎?”
你會怎么回答?
你會告訴父母是高興還是怨恨呢?
我想很多人會回答不出來,這是值得我們每個人該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