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劇《我的前半生》已在幾天前迎來大結局。朋友圈,社交群,甚至各大論壇都充斥著對此結局的各種觀點和吐槽。而我的思維卻慢半拍地停留在了電視劇剛剛開播那幾天的劇情里。
姐姐羅子君嫁給了年薪150萬以上的金融行業咨詢師陳俊生,過著名副其實的富太太生活。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兒子有保姆帶,家務有保姆做,喝口水也由保姆端到跟前。她每天的“工作”就是逛街、美容、防小三。
白天買買買,美美美,晚上回家卻要求閨蜜唐晶對老公陳俊生的行蹤查查查。
養尊處優的她,雖然保養地看起來比同齡人要年輕好多歲,漂亮自然也透過屏幕溢了出來。但這漂亮看著總讓我覺得心里堵的慌。
直到老公陳俊生跟她攤牌說他愛上了同事凌玲——那個比她老,沒她美,和她一樣有一個8歲兒子的被她認為最不可能成為威脅的女人,希望盡快離婚時。
她的束手無策,她的脆弱無助,她那句“是你說要養我一輩子的。” 我終于明白我一開始心里堵著的是對她未來的擔憂。
沒錯,我負責賺錢養家,你負責貌美如花是一句多么動聽的情話。而情話之所以為情話,是因為它只有在情正濃,意綿綿時才被男人們想起。
那只是男人們表達愛情,俘獲芳心的一種手段,即便真的是出自內心的告白和承諾也會在年年歲歲后褪色、發黃,被遺忘。
而羅子君卻把它當成了信仰,畫地為牢。
妹妹羅子群堅信有情飲水飽,在母親和姐姐的強烈反對下,毅然決然地嫁給了一窮二白,不求上進,沒有工作,沒有教養,做生意屢試屢虧的白光。
婚后生活一地雞毛,尤其是在有了兒子之后,子群不僅要上班養活老公兒子,還要時不時地替不爭氣的白光借錢補窟窿。
白光一會兒倒賣茶葉虧了,一會兒倒騰玉鐲被坑了,一會兒丟了工作喝大了,酒精中毒進了醫院,還要子群借錢替他付醫藥費。
這樣的生活誰過誰都會崩潰。
她不是沒想過要離婚,可是她不敢。
有次和姐姐在外灘談心,她說我這些年愁苦都寫在臉上,離了婚誰還要我?
她想的不是我要擺脫現在的生活,把自己變得更好去遇上更優秀的人,而是和比白光還渣的發型師阿輝走到了一起,在他甜言蜜語的包圍下甘之如飴。
白光說要痛改前非,想重新追回她時,正好渣的比較急阿輝跑來逼婚。母親勸她兩個都不能要,可她說有一個總比沒有好!這是什么神邏輯,我快被她蠢哭了好嗎?
富貴的羅子君,窮困的羅子群。看似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有著大相徑庭的人生,事實上卻有著一個把他們推入到深淵的共同點。
她們都把人生活成了大寫的第三人稱。
她們看似三十幾歲的大人,她們結了婚,有了孩子,當了媽媽,可她們的心從未長大。
羅子君在物質完全依賴陳俊生的同時,還把精神依托在揮霍陳俊生的錢財得來的奢侈品和購買奢侈品的過程中的快感。
有人說她虛榮,我說她只是在刷存在感。只有極度空虛的內心才需要用這種幾近夸張的方式來喂養。她只有在別人艷羨的眼光里才能看到自己那虛弱的存在。
而子群呢,照理說差勁出了天際的白光是個人都巴不得早早地把他甩掉,給自己的人生更多的機會,她偏不。
當初不顧反對,死活要嫁,或許是因為愛情的美好,甜蜜難舍。可婚后糟心的生活是如何讓她在一次次受傷一次次拖累中不愿迷途知返的?
令人費解,也令人痛惜。
后來和阿輝的那一段亦然。好不容易跑到深圳知道了他已婚的事實,按照正常的邏輯,遇上感情騙子,不是應該從此拉黑,再不來往的嗎?
她倒好,還期待著再一次見面,美其名曰說清楚。
要說羅子君是用享受和炫耀來喂養自己的內心,那么,子群就是用痛苦和煩惱在告訴自己“我活著”。因為痛苦也是一種情緒,一種對存在感的體驗。
她們都是缺乏自我存在感的人,她們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不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
她們的喜怒哀樂,她們的每一個決定都要依賴于外界。看起來活得很努力很精彩,事實上不過是牽線木偶的表演罷了。牽著那根線的就是給他們情緒價值的那個人。
換句話說在她們的世界里,深深地篤定自己是其他人的附屬,她們必須找到她們的“主人”才可以心安理得地活下去。
其實我們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故事也比比皆是。剛畢業那會兒去醫院看一個住院的長輩,同一病房住著一位和我同齡的姑娘。左手腕上包著厚厚的紗布,白色的紗布隱約透著鮮紅的血。
打掃衛生的阿姨偷偷告訴我說,這姑娘為了留住多次出軌后提出分手的男友,不惜割腕。本以為男人會心軟改變主意,不料他打了120就走了。
當時我不明白,出軌多次的男人主動提分手不是正好么,讓他有多遠滾多遠才對啊。為什么還要不惜生命的代價去挽留?
聽了羅子群的那句有一個總比沒有好,我突然頓悟了。
對有些人來說,“依附于人”是她們的生存方式,物質上、精神上、或者只是形式上。
不論被依附的那一位是男神,是凡人,還是渣子,只要能用花言巧語打開她們心鎖的,都可以被長久錄用,把人生的主權拱手交給自己“經心”挑選的這個人。
運氣好的挑了個“陳俊生”,過幾年幸福的小日子。然后在多年后,他發現膩了煩了的時候或者選擇冷漠對待,或者直接出軌離婚,留你自己一個人原地哭泣怨恨。
運氣差的挑了個“白光”,雞飛狗盜,水生火熱,天天都有解決不完的糟心事。
事實上,那些把自己當做接力棒,時刻準備著交到別人手中的姑娘,眼光都好不到哪里去,因此挑到的“主人”一般也都不太可能是良人佳婿。
而當對方抽身離去時,支撐她們生活大廈的唯一柱子便瞬間徹底傾倒。
那時候她們感覺到的不是解脫,不是新生,而是被拋棄的痛和孤獨,而是心無所依的迷茫和無助。
因此,人間也就有了那么多苦苦忍受卻從不放手的怨婦和拼盡全力挽回陳世美的鬧劇。
看著羅家兩姐妹一出場的種種表現,讓我忍不住有種分分鐘要棄劇的沖動。
只有羅子君的好閨蜜唐晶,她身上折射出的現在女性的光芒讓我找回了繼續追這部劇的動力。
無論是她對工作的專注,對賀函的態度,還是在幫助失婚的羅子君爭奪兒子撫養權時出謀劃策的淡定從容都可以看出她是一個有思想有主見更有智慧的人。
在面對身為金融精英的老同學李睿的強烈追求時,她短短幾分鐘就看出他并不適合自己,果斷拒絕。無論對方條件多好,對她多癡迷,都不為所動。因為她非常清楚而且堅定自己要什么。
她是自己的主人,要把人生過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盡管最后她和賀函長達十年的感情沒有修成所謂的正果,但她緩緩摘下戒子那一刻說的“戒子好看,我可以自己買”,我不得不相信這個眼神堅定的女人一定會過得越來越好。
更多人習慣在感情出現問題時罵男人渣,罵男人賤,罵男人不負責任……
誠然,如今社會上是有不少人品不佳的次品男。
他們欺騙懵懂無知的單純少女,他們利用女孩的感情為自己謀好處,他們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惜傷害深深愛著他們的女人。這些都不可否認。
大千世界也天天都有上演這樣的戲碼。
可我們在遇到欺騙,遇到背叛,遇到利用遇到傷害時只會罵爹罵娘,罵天罵地,又能對事情本身起多少有益的作用?
在這里我不打算為男人們辯白,我也絕不是支持男人無錯論的主。
只是男人本來就有好有壞,我們要如何才能修煉成一只無縫的“蛋”,讓壞男人那群蒼蠅無處可叮?這才是我們看完這部劇最該思考的問題。
電視劇中,羅子君逆襲成了能夠獨當一面的另一個“唐晶”,羅子群開起了自己的餛飩店,主動離開了糾纏她的兩個爛男人。
現實中的我們,沒有高層次的閨蜜和閨蜜男友可以出謀劃策,指點江山;沒有有智慧有財力的親人朋友可以分擔依靠。
我們有的只有自己努力改變現狀的心。
我們只有不斷地思考,不斷地努力,不斷地提醒自己,不斷地充盈我們的內心。
然后無論在生活,工作,還是感情中都能做自己的主人,過自己喜歡的生活,愛自己想愛的人,也被值得的人愛著……
愿你把第三人稱的“她”改寫成第一人稱的我,用心看到自己,發現自己的價值,做回自己人生的主人。學會自己為自己撐傘!因為只有自己撐的傘才擋得住所有的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