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想變成有錢人吧,雖然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錢也是萬萬不能的。不過我們為什么要變得富有,我們要如何變得富有,可能,很多人都沒有仔細想過吧?
長投學堂創始人水湄物語的《向錢錢學習理財》一書中,就布置了一些關于金錢的作業,引發了我們對金錢的思考,也讓我們由想想變成了實際行動。
一、將自己的想法寫下來,讓目標可視化
“有錢真好”、“我想變成有錢人”……生活中,我們不難聽到這樣的話,可是很多人僅是停留在想想上面,這種想法也只是一種模糊的想法,沒有辦法真正化成自己的動力。所以現在開始把你的想法寫下來吧。
首先,寫出自己想變富有的10個理由,然后在這10個理由中找出3個最想實現的,最后在把這3個理由制作成夢想照片,將夢想可視化。每天看一看這些夢想照片,會覺得動力十足,增加自己的信心。
二、堅持記錄成功日記
把每天的小進步記錄下來,每天在這上面花費不超過10分鐘,但就因為這10分鐘,你會變得跟大多數人不同。
有時候,我們會迷茫、焦慮,感覺堅持不下去,比如我們會覺得攢錢實在太難,看見一件漂亮衣服不買真是難受。這時候,你就可以拿出自己的成功日記看看,看自己曾經為攢錢做過哪些努力。通過這樣,讓你增加信心,更加勇敢地往變富有的方向走下去。
三、思考增加收入的方法
網上見到很多人在問:有什么合適的兼職嗎?其實想要兼職增加收入并不難,我們會覺得難是因為自己沒有想到和涉獵到。
想要增加收入的話,我們不妨從這兩個方面思考一下:
第一,你是否有為別人解決難題的能力。第二,把精力集中在你知道的、你會的和你擁有的東西上。
四、理性消費,減少不必要支出
信用卡對我們來說,到底是好還是壞呢?這個因人而異,如果你自律性不強,總是沖動消費,那么應該停止使用信用卡,否則很容易消費過度。因為刷卡時,我們可能很難體會錢花出去的感覺,但是付現金時,可能就會有一點不舍,會想著:原來我今天花了這么多啊。
對于所有的消費,都要問自己:“這真的有必要嗎?” 買東西的時候要區分需要、想要和不必要這三種情況,只買需要的東西,對于想要的東西,可以設立夢想儲蓄罐,等攢夠了錢再去買,這樣延遲滿足感,能夠讓自己減少沖動消費。
對于不必要的東西就堅決不要買,否則買來也是浪費錢而已。
五、你愿意花多少時間在理財投資的學習上面
理財投資是一門學問,并不是你聽人說哪只基金賺錢,哪只股票漲得好,然后跟著買入,賺大錢,那么簡單。我們需要花時間去學習和實踐。
那么你愿意在理財投資上面花多少時間呢?你的注意力在哪,結果就會出現在哪。所以如果你想讓自己的財富快速增長,實現財務自由,那么就需要每天花費1-2小時甚至更多的時間去學習,這樣才能夠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