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戀愛時,和老公是校園異地戀,為此給中國鐵路和中國移動做出了不菲的貢獻。那時候手牽手的約會彌足珍貴,方式就是壓馬路;那時候的大餐,就是馬路壓累了順便買點涼菜和饅頭坐在公園長椅上用餐,頭頂是藍天,眼前是美景,倒也十分愜意。
婚后頭兩年,兩人在一家單位的不同部門上班。每天,坐上老公的二手自行單車一起上下班,中午還經常在公司食堂碰到彼此,足足彌補了戀愛時約會稀缺的遺憾。逢到周末,兩人還是喜歡一起逛公園,說說話兒、曬曬太陽、看看練功的老人、瞅瞅奔跑的娃娃兒、逗逗可愛的小狗,倒也神清氣爽,沒覺得有任何不妥。倒是偶爾一次和朋友聊到約會,得知我和老公經常逛公園,她甚是詫異,直呼我們已經提前趕上了退休老夫婦約會的節奏。我反問他們的約會地點,答曰:電影院啊咖啡館啊大商場啊……于是,我笑了:公園多好,環保節約、空氣好、又有人氣,可以完全放松,是現代人消除身心疲憊的好場所啊。
有了寶寶,就沒了兩人世界。兩個人都要上班,婆婆就一直幫忙帶寶寶。這時每到節假日,就變成了四個人的約會。出去一次也恰似打仗,小推車奶瓶熱水尿片零食紙巾等得樣樣備齊。等到寶寶稍大點可以自己活動了,但由于老人從農村來到上海,沒有自己的圈子,怕她一個人呆在家里孤單,都還是遵循四個人約會的傳統。所以,每當小區的婆婆們聚在一起抱怨來到上海幾年都還沒去過市中心的時候,我婆婆總自豪地說“我家兒子媳婦去哪都帶著我”!是啊!人老了就更需要陪伴,寶寶的爺爺在上海的時候就好多了,婆婆有自己的約會對象,我們也就可以自由活動了。
回想這幾年的約會變遷,其實虧欠最多的就是自己的父母。上大學后一年回家兩次,畢業工作,緊接著結婚生子,越來越忙,一年短暫的相處時間也僅夠父母為我準備美食和準備帶走的美食。每每想到照此循環,父母在百年前還余下多少年,換算成多少天多少小時,還能見上多少面,就忍不住睡夢中驚醒。子女和父母朝夕相處的緣分也就是那么些兒年,真希望父母不再倔強,能在我要求他們來到身邊時,甩開帶給我麻煩的顧慮,多給我們陪伴父母約會的機會。
歲月變遷、時光短暫,約會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