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有一個很火的詞“社群”,由之而來的商業經濟叫“社群經濟”,那么,什么是社群?為什么社群近兩年很紅火?社群經濟又能帶來什么價值呢?
馬斯洛需求層次原來告訴我們人類對社交的需求僅次于安全,從遠古時代的群居到近現代的群族群體,互聯網時代的社區和QQ群,都滿足我們尋找群體歸屬人的需求,人以群分,并非孤島。近兩年爆發的社群也同樣如此,我們所指的社群,互聯網社群,基于移動網絡和社交工具,擁有相同興趣或價值觀的人突破時間空間限制聚合而成的實時互動溝通的群體。社群的爆發起源于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的自由互動。
1、構成社群的五要素
1)同好:基于對某款產品或某個人的喜愛,即成員之間興趣相同,且認同價值觀或有一定的情感共鳴;
2)結構:一個社群需要有交流平臺,如QQ群或微信群,進入社群需要有一定加入門檻,平時群的管理規范,成員的行為準則等;
3)輸出:社群需要有固定的輸出,既價值的展現,而這份輸出最好是有大部分人甚至全員的參與;
4)運營:社群是很重運營的,需要有管理員維護日常秩序,引導話題討論,保證每個人都能參與其中,讓群成員有歸屬感,對這個社群產品情感共鳴;
5)復制:一個好的社群需要有核心文化和核心成員,確保群可以復制,可以建立多個群也依然不會變味。
2、社群的特征
1) ?去中心化:社群的扁平化結構,信息可以成網狀結構傳播,每個人都擁有平等的話語權,實現多人互動,多對多傳播
2)自組織和再生產性:社群信息發布方式松散促使社群的內容和服務呈碎片化特征,這種碎片化缺乏統一的邏輯,正是自由的邏輯激發了社群成員的組織里創造力,釋放了社群產品的價值和能量。
3)裂變性和聚合性:社群的傳播突破點對點或者點對面,呈指數級放大,制造或者抓住引爆點,利用社群的網絡結構,是傳播呈現滾雪球般的裂變性。另一方面,社群成員通過高自由高頻次的信息交流,能夠快捷的基于興趣社交結成小圈子,產生很強的聚合力。圈式的聚合和鏈式的傳播,二者相輔相成。
3、社群與社區
1) ?社區:基于某個點連接,成員社交不深,無統一價值觀,內容傳播速度快,二次UGC產生慢,是PC時代的產物;
2)社群:有共同的興趣和情感,成員之間深度社交,價值觀趨同,有群體歸屬感,內容傳播慢,二次UGC快,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產物;
4、社群類型
1) ?社群類型:根據建群的出發點可分為學習型社群、工具性社群、產品型社群、品牌性社群,各社群之間存在交叉,如邏輯思維既是學習型社群也是品牌性社群。
2) 建群動機:銷售產品、獲得人脈、建立個人品牌、得到學習和成長
3)加入群的動機:聯絡、工作、興趣、學習、宣傳、交友
5、社群成員構成
1)組織者:群主和管理員,負責群的日常管理和維護
2)善談者:社群最需要的人,插科打諢接受調戲話最多,活躍氣氛
3)圍觀者:習慣潛水者,偶爾冒泡后又快速消失
4)能力者:群內靈魂人物,專業領域有深刻認知,在圈內有威信或影響力
5)求救者:來找藥吃的人,在群內提出困惑尋求幫助
6)挑戰者:提出不滿的人,不認同群價值觀,對群管理和交流內容不滿意
6、社群生命周期
任何事物都是有生命周期的,大部分社群都會經歷萌芽期、成長期、活躍期、穩定期、衰亡期的生命周期模型,即使處于商業目的而主動管理的群也有生命周期,一般在2年左右,原因是一般群管熱心不超過2年,帶給群友的紅利消失殆盡,完成商業價值的轉化。
7、粉絲經濟與社群經濟
由粉絲帶來的粉絲經濟我們都很熟悉,那么社群經濟和粉絲經濟有哪些差異呢?粉絲經濟泛指架構在粉絲和被關注者關系之上的經營性創收行為,被關注者多為明星等。粉絲經濟是單向的,粉絲目標向粉絲出售產品或是服務,而粉絲很難向粉絲目標出售產品和服務。微博微信公共號的模式也是粉絲經濟,操作模式都是基于特定主題,努力擴大粉絲規模,然后推出針對性廣告,轉發給粉絲購買自己的產品和服務。粉絲經濟的模式時一對多的傳播,強調的是向心力,一旦中心缺失,這個結構就很難維持。粉絲之間的互動是不多的,但是如果將全國的粉絲組織起來建群,組織線下粉絲交流活動,各自分工合作,共同為支持某明星的發力,群在有影響力的人引導下多對多互動,強調的是凝聚力,缺失一個,并不能瓦解整個結構,這是一個可以自運行的生態。如鹿晗的粉絲帝國--國內最活躍最具商業價值的社群,單條微博回復破一億評論的世界吉尼斯紀錄,到百度貼吧動輒百萬的回復,以及QQ電子唱片五元每張,一個粉絲一次買兩千張,五天破百萬的銷量,每條微博幾十萬評論。除了瘋狂的數據之外,還有大型活動時的粉絲自動且有序,粉絲行動的規律和統一性,充滿激情的粉絲集體行動中,他們形成了統一的價值觀和行事風格。鹿晗粉絲社群的價值觀,興趣愛好,統一的目標和規范。
8、社群經濟優勢與價值
1)優勢:一是社群經濟的自運行生態打破了自上而下的傳播模式,轉變為一種多點之間互動,缺失一個,不能瓦解結構,可以自運行、自組織,群體內部具有統一性和規范性;二是在群體的氛圍影響下,更容易形成相互感染的沖動購買效應;三是社群能激發成員的參與度和創造力,成員之間的互動到達一定程度會自我運作,社群經濟的是指,就是社群自身的生產力和價值增值能力。這種再生產性,是社群經濟區別于其他經濟形態的最核心特征。
2)價值:首先是商業價值,羅胖給會員賣月餅,秋葉PPT社群打造了職場培訓課程,吸引了很多人付費報名學習,云放茶園的個性化定制凝聚了一波喜愛研究茶文化的企業家和文化名人;通過這樣的圈層,將有著相同愛好聚集在一起,這樣又為他們提供了人脈價值;社群的圈層還可以讓我們從朋友圈獲得相互領域的及時和專業信息,從而獲得信息價值。知識價值針對一些通過社群開展線上培訓的課程,如饅頭商學院,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秋葉PPT等。
社群經濟的時代已經來臨,營銷也應從傳統的通過渠道媒體來與消費者溝通,轉變為現在的面對面的溝通。產能過剩也使得銷售不僅僅是推廣產品而是轉向面向不同的消費者個性化訂制。
如果你也是運營喵族的一份子,關注微信公眾號“復盤運營之路”,一起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