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情人節,我習慣性地決定不翻朋友圈動態。
下樓取個快遞還能看到手捧鮮花的年輕人,這種不經意的浪漫好像給整條街都帶來了溫柔。
或許就是儀式感這東西讓我始終相信事事應該抱有期待。
01.
前幾天在家看了一部電影《他其實沒那么喜歡你》,講述了幾對友人看似錯綜復雜其實又很普遍的愛情故事。
分成不同角度去看每一段自己獨立的愛情,最終讓每一位觀眾回望自己身邊或者親身經歷的感情。
里面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真正喜歡你的人一定不會費盡周折讓你去找他—因為他會主動送上門來。”
看似直白,卻不無道理。
電影結尾,尼奧在他逃避珍妮步步緊逼的小船上,珍妮做出了妥協的選擇,放棄婚姻,尼康也做出了妥協的選擇,為珍妮的夢想結婚。
最好的愛莫過于坦誠相待后,還能為對方作出退讓和改變。
02.
感情沒有圓滿,只有相互適應。
以前做兼職的時候認識了一個女孩子,本來工作內容就是整理數據填填表單比較輕松,所以我們也就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起來了。
然而我是一個比較喜歡傾聽的人,所以全程交談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她在說,我偶爾點頭微笑回應幾句。
當聊到自己感情的時候,她突然眼神里有了一絲暗淡的光,看樣子不像是開心也不算難過。
“情人節的時候,和我的初戀分手了。”
“那你現在還想他嗎?”
“說不想是假的,但分手至少能說明他不是最佳人選。”
確實,初戀就像是在我們最好的時間里遇到了那個最可能錯過的人。
03.
說來也奇怪,為什么總有那么多人明知道愛情是種玄學的還深信不疑?
最后潦草收場不說,還給自己添堵。
因為寫作需要,每天看看關于情感的故事文章,細心收集生活里每一個觸動到我的片段并馬上把它記錄下來,早就成為一種習慣。
也可能是網上毒雞湯喝得太多,讓我越發相信任何人不過就是自己游戲世界里的npc,沒有人會真正離不開誰。
但生活的經驗告訴我,大部分雞湯在現實中得到了驗證。
只有我們的包容和耐心能接受自己無厘頭的情緒和快被欲望填滿的內心。
不要再對任何人抱有道德潔癖的期望,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是半人半鬼,湊太近了誰也看不清誰。
希望你在清醒過后依舊浪漫且自由,溫柔而堅定地擁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