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百度瀏覽器,輸入血性這個詞語,我們會發現百度對這個詞語的解釋可以用“忠義赤誠”這四個字來形容。在坐的各位或許覺得血性這個詞語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都認為自己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就好了,生活嘛,總是要歸于平淡的??墒俏覀兠總€人都忽視了一點,那就是不管我們有沒有血性這種思想,血性都是完完全全的融入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的。下面我將從“忠、義、赤、誠”這四個方面來闡述無時無刻不在影響我們的血性。
文天祥,一個忠于民族、忠于國家、忠于自己的信仰的南宋末期的愛國人士?;蛟S我們不熟悉南宋滅亡的這一段歷史,但我們一定熟悉他寫的一首詩,這首詩就是《過零丁洋》。文天祥在廣東戰敗被俘虜,在被押送到北方途經零丁洋時所寫。元世祖忽必烈親自勸降,許以中書丞相的官職,他寧死不屈,壯烈犧牲?;蛟S有些人認為這是一種愚蠢的忠誠,像他這樣的治世能臣完全沒有必要為南宋這個腐朽的政權賣命,就算他投降元朝政權,那也是理所當然的。可是他沒有,在他的意識當中,他認為他生來就是為了拯救這個腐朽的政權的。他接受的儒家文化的教育也要求他必須那么做,既然他拯救不了這個腐朽的政權,那就以身殉國。當然了,或許我們在座各位永遠達不到那樣的高度,可是我們也應該有值得我們去死守忠誠的東西,至少我們得忠于我們的內心,忠于我們的家庭,忠于我們的工作吧。
關羽,一個義薄云天的歷史人物,“義”這個字在他的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詮釋。“桃園三結義”注定了他永遠都不可能背叛他的兄弟張翼德和大哥劉玄德。在劉關張三人走散之后,曹操一直想把關羽收服在自己的麾下,可是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絲毫不領曹操的情。在生活中,我們粗糙的把義這個字理解為義氣,在飯桌上或者是在酒桌上,只要朋友提出要求就不能拒絕,否則就是不講義氣。這樣的話絕對不是“義”,只有狐朋狗友才會這樣。真正的義可以詮釋為:做應該做的,付出應該付出的。是對親人對朋友不拋棄不放棄,是對集體對社會的不厭棄不嫌棄。
大家對陳勝應該不是那么熟悉,但是如果我說“陳勝吳廣起義”的話大家就非常熟悉了。赤的意思是紅色的意思,是血紅的意思。面對秦帝國的暴政,陳勝起義了。這就是說在非常極端的情況下,暴力可能成為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當然了,希望不要遇到這種極端的情況。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眰ト艘v究誠信,普通人也要講誠信。要么不說,如果說了,那就一定要做到。
以上四個歷史人物分別向我們闡述了什么是忠?什么是義?什么是赤?什么是誠?他們都是中華民族的熱血男兒,他們用生命踐行了忠、誠、赤、義,用生命踐行了中華民族的血性,我們雖然不能成為他們那樣的人,但我們應該擁有自己的忠義赤誠,擁有自己的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