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邢云,平鄉縣人,原在《燕趙都市報》邯鄲記者站,現在《河北日報》邢臺記者站,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邢云散文寫得好。在《人民文摘》、《讀者》雜志、《羊城晚報》、《楊子晚報》、《河北日報》等報刊發表的散文,深受讀者喜愛。?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聞老兵
? ? ? ? ? ? ? ? ? ? ? ? 作者: 邢云
? ? ? ?
? ? ? 邢云近照
前幾天,記者節。
? ? ? 矯情、悲情,情懷,更兼有雞湯一碗。
? ? ? 行色匆匆。有轉型,亦有堅守。
? ? ? 翻看祝福與留言,俺感慨于心。
? ? ? 有人說,中國當代最可怕的媒體病,就是“殺死老記者”。
? ? ? 有一定道理。
? ? ? 俺干這一行十大幾年了。隨著年齡的增長,最初的“小邢”,已成今天的“老邢”。前幾天,有一朋友開玩笑,將“老邢”顛倒,成了“邢老”,更添幾許滄桑之感。
? ? 新聞現場,早已是90后的天下。
? ? 年輕有年輕的優勢。是,很多人心中,這一行,吃的就是“青春飯”。
? ? 但是,每至國內國際大事件,報道最前方的,總有一些老記者壓陣。
? ? 當然,年齡跟業務不一定成正比,至少經驗方面要相對豐富一些吧。
? ? 俺身邊不乏一些新聞老兵,很多人筆耕不輟,寶刀不老,思想深刻,出手不凡。
? ? 河北電臺邯鄲記者站的老站長趙金海,不但為人質樸,其文字更是樸實,讀來朗朗上口,幾百字的簡短小文,讀完之后,回味無窮。
? ? 河北日報邢臺記者站的老站長劉秀禮,10多年前的文字,如今再讀,一點不過時,文風頗接地氣,文氣凝練干凈,角度切入,令人叫絕。
? ? ……
? ? 誰都知道,刀生了銹,就鈍了,就不像過去光亮了。人說活到老,學到老,人說用進廢退,流水不腐。像上面提到的趙、劉兩位老師,可謂寶刀不老,锃光閃亮。
? ? 行行都有行行的辛苦和汗水,行行都有行行的榮光和尊嚴。醫生士如此,老師如此,律師如此,法官如此,警察如此,公務員如此,記者這一行,沒有特殊。
? ? 不是所有的人,注冊了個自媒體就能自稱“記者”,不是所有的記者,持有“記者證”,就能感受到其中的份量,不是所有的新聞從業者,都配得上“記者”這個詞兒。
? ? 別再說什么“不忘初心”、“負重前行”之類的話了,至少,首先,最基本的,就應為寫下的每一個字,拍下的每一個鏡頭負責。?
? ? 唯有熱愛,才有匠心去寫好每一個字,拍好每一個鏡頭。
? ? 唯有熱愛,記者這行就絕對不是一碗青春飯。
2017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