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部門經理張經理聊了一下人生,頗多感觸,值得記錄一下。
在講正題之前,先聊聊張經理這個人。張經理,技術出生,我入職的時候就已經是部門一把手了,正是他給了我人生第一份offer。
當領導不難,難得的是張經理沒有一點領導架子,卻能讓部門一干業務骨干心服口服,這之間必然有大智慧。
我和張經理其實接觸不多,也就是修完產假回來有過兩次對話。然而這兩次對話,卻給我推開了一扇窗,讓我對生活,對工作有了不一樣的理解。
從和張經理的接觸中,我切實感受到了關心與理解,也許正是這樣為別人考慮,踏實真誠的品質能凝聚人心。
兩次對話,核心話題是買房與個人發展,下面將圍繞這兩點一一說明。
買房置業
修完產假歸來,正是16年10月,廣州房價正經歷了一次階段性上漲,天河的房價已經四字頭,以我目前的財力已經無法考慮在工作地附近買房了。就在這時,張經理建議我考慮換房子,建議我換到天河,并且慷慨的分享了自己的換房經歷和心得。有幾個觀點,我將一一說明。
- 富翁與負翁
越是有錢的人越是向銀行借錢,越是沒錢的人越是存錢。通貨膨脹是當今社會的新常態,在這樣的新常態下,錢是不斷貶值的,存錢是一種非常不劃算的事情,反而應該想辦法從銀行借錢,通過投資理財等方式實現個人財富的大幅增值。買房特別是買一線城市的房是一種比較穩妥的投資方式。
張經理向我分享了他由首套房換到二套房的經歷。購買首套房后工作不久就發現自己有能力還清房貸,但是還完后就沒錢了,這種情況下怎么換二套呢,他的做法是還清貸款后拿現有的房子去銀行抵押,抵押出來的錢付二套房的首付,當時政策二套房首付四成,這樣當時有很大還貸壓力,可是隨著職業發展,工資增長,最初的困難時期很快又度過了。如今,他已經換了第三套房,就在公司附近,可以走路上班。 - 論地段的重要性
很多人買房首先看價錢,其次看大小、環境與配套,而張經理一再向我強調地段的重要性。他舉了幾個例子,當時他和朋友買房,都買的五千多,朋友買的稍微貴些,在中信廣場附近,后來朋友講,他在中信廣場的房子租金都有一萬二。再有張經理換第三套房時,有考慮一套三百多萬的房子,最終他們選擇了離公司近些,便宜點的房子。而如今短短兩年時間,當時三百萬的房子漲到了六百萬,就這樣當時買的起的房子現在也買不起了。關于換房子,這個經驗非常值得借鑒。
總結來說,房價上漲時,地段好的房子增值更明顯,房價下跌的時候抗跌能力更強。
職業生涯
- 領導力最大化個人價值
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只有團隊才能實現更為宏偉的目標,而能讓一群牛人在一起做更牛的事,也就體現了個人價值。那么問題來了,技術不是最好,能力不是最強,別人憑什么服你,張經理的話我總結為會做人。一個好的領導,應該能夠為自己的團隊爭取利益,遇到困難不能推卸責任,迎難而上,這樣自然有兄弟愿意跟著你干。話雖然樸素,但確實揭示了核心的道理。 - 學會放手迎接新的挑戰
張經理這么描述,我現在當部門經理,但是我不操心部門的事情,我每天想的都是老總想的事情,部門的事情怎么辦呢,我都安排給萬哥胡哥他們去思考,并不是說我壓榨他們,而是這樣他們才能成長,有更大的發展。關于帶團隊,應該怎么做呢?你已經會做的事情,應該交給下面的人去做,而你自己更多的要去做你不會做的事。 - 尋找上升空間
關于職業發展,張經理坦言,在我們公司,一個蘿卜一個坑,你技術做的再好,技術總監的位置就那么一個,最終發展還是有限。如果尋找新的就業機會,需要關注有沒有良好的晉升通道,最好進入更大更好的企業才能不負付出。
在不同的高度,看到的風景便不一樣。能有前輩愿意分享經驗,實是幸事,要敞開心扉,不要被過往的經驗所局限,終有一天我們也能達到新的高度,欣賞不一樣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