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控制自己的想法
【片段來源】《關鍵對話》
【R:閱讀原文】
【I:用自己的語言重述知識】
這個片段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模型——行為方式模型。這個模型告訴我們,導致我們產生情緒和行為的根本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們的主觀臆斷。如果能夠改變自己的主觀臆斷,我們的情緒和行為也就能顧隨之而改變。這樣,我們就可以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在面對事件的時候,我們首先觀察事實,然后在腦中構思情節,也就是產生主觀臆斷。接下來產生感受和情緒,感受和情緒引發我們采取對應的行為。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反推法來找到自己的主觀臆斷,管理自己的情緒行為。主要通過反思來進行,所以這個方法叫做行為方式回顧法。
1. 關注你的行為表現:我在采取什么樣的行動?
2. 確定自己行為背后的感受:是什么樣的情緒導致我產生這樣的行為?
3. 分析感受背后的想法:是什么樣的想法讓我產生這樣的情緒?
4. 尋找想法背后的事實:重新思考和審視事實,把自己的主觀想法和真正的事實區分開來。
通過以上四個步驟,我們就能夠控制自己的想法,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緒。
【A1:描述自己的相關經驗】
1、鎖定事件
老板問了我一個財務處理方面的問題,我回答了他,他卻仍然找另一個同事再詢問一遍
2、描述背景
我的工作是涉及財務,但是是偏出納方面的工作。那個同事的工作更偏于會計方面的工作
3、時間地點
7月3日,公司
4、寫下起因
5、具體經過
去年公司給客戶銷售了一批貨物,開了一張數量為100的發票,結果今年6月客戶要退50。老師就問我怎么處理。我說直接開張負數發票就可以了,他說客戶發票都沒退回來怎么能開負數發票呢?我說可以開負數發票。結果老板就又叫來另一個同事問他怎么處理,那個同事也是這樣回答他的,他就說那好吧。
6、陳述結果
我認為老板不相信我而感到不開心
7、反思調整
7.1. 關注行為表現:我雖然沒有跟老板說什么,但是我的臉上還是寫著情緒的
7.2. 確定自己行為背后的感受:是什么樣的情緒導致我產生這樣的行為?
感到不被認可的情緒
7.3. 分析感受背后的想法:是什么樣的想法讓我產生這樣的情緒?
我覺得我都跟你說了怎么處理這個財務問題,你還去問別人,那你干嘛問我啊,問了我又不相信我。
7.4. 尋找想法背后的事實:重新思考和審視事實,把自己的主觀想法和真正的事實區分開來。
我的工作偏出納,那個同事才是偏會計做賬的,老板出于對公司負責的態度多咨詢幾個人的意見和建議是合理的,這不是信任不信任的問題。
【A2:我的應用(目標與行動)】
1、寫下目標
補拆書訓練營作業
2、事件背景
拆書訓練營每天都有作業, 需要根據主題去想一個自己與主題相關的案例,這讓我感到有些困難。不禁覺得自己是不是不適合拆書,不是這塊料,所以我已經兩周沒寫作業了,老師也沒有很嚴格的督促我,可能他也覺得我不是這塊料吧,已經放棄我了,呵呵:)
3、具體步驟
3.1. 關注你的行為表現:我在采取什么樣的行動?
作業拖延
3.2. 確定自己行為背后的感受:是什么樣的情緒導致我產生這樣的行為?
畏難情緒
3.3. 分析感受背后的想法:是什么樣的想法讓我產生這樣的情緒?
老師也沒督促我寫作業可能是覺得我不是這塊料放棄我了
3.4. 尋找想法背后的事實:重新思考和審視事實,把自己的主觀想法和真正的事實區分開來。
做作業是自己的事情,老師一直都在鼓勵我,叫我加油。叫我重寫也是對我嚴格要求,所謂嚴師出高徒
4、截止期限
7月31日
5、檢查核對
是否用了I中方法?已使用
計劃的可達成?可達成
結果、步驟是否可衡量?可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