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成長真是件特別奇妙的事,閱讀過程也是如此,一轉眼你會發現身邊的小娃娃對待書不再只是指指點點、撕撕啃啃,他們可以安靜一會兒聽媽媽念念,時而沉思,時而雀躍。仔細觀察,隨著認知的發展,每個孩子在閱讀上都會有這樣的一個分水嶺,開始喜歡帶簡單情節的圖畫書了。看看是在10個月,在共讀中,讓我感覺她能聽懂了,可以和媽媽互動了,這種成長的喜悅又會給閱讀帶來無限的空間。
? ? ? ?簡單情節的圖畫書實在是太多了,一開始新手媽媽都會無從選擇,大家通用的辦法就是從網上找達人的推薦目錄,看童書排行版,然后買買買。在整理回顧一年前看看的閱讀書目后,發現這類書能讓她鐘情并長情的大致有以下三類:重復的情節、喜愛的動物、不停的尋找。
? ? ? ?一、重復的情節:小寶寶喜歡重復看同一本書,這是帶給多數媽媽的共讀體驗,重復可以算是寶寶閱讀的一個共性特點。但你會發現,在小月齡寶寶剛接觸簡單情節類的圖畫書后,他們也更偏愛在一本中帶有不斷重復情節的圖畫書。
? ? ? ?這類實在太多了,看看喜歡的有《拿下來,拿下來》《出來吧》《猜猜我是誰》《快到我的懷里來》《關燈,睡覺!》
? ? ? 《拿下來,拿下來》
? ? ? 蒲蒲蘭繪本館躲貓貓系列中的一本。“拿下來,拿下來,面具后面是誰呢?”從小豬開始,果子貍、小狐貍……小女孩又回到小豬,重復的動作、語言,看似非常簡單,但卻是一本可以玩起來的繪本。在看看6個月的時候開始喜歡躲貓貓游戲,想著應該喜歡這套繪本吧,但卻一點都不愛,一眼都不看。塞回書櫥,1歲了,有一晚拿出這本和安野光雅的《不見了,不見了》。結果是這本連聽5遍還塞過來一定要講,安野的看了一眼封面就推開。
? ? ? ?和媽媽一起玩這個繪本時,看到小豬,抓著自己的腳丫子拍打,看到小女孩,拼命的拍小手哈哈的大笑,聽完第5遍,自己把小手遮在臉上,放開哈哈大笑,這是有多喜歡啊,然后媽媽一激動,又去收了亙理睦子的好多繪本。
? ? ? ?《出來吧》
? ? ? ?《親親小寶寶》里的一本,厚紙板,可以單本買,只入了《出來吧》和《大口吃》兩本。封面比其他的紙板做的更考究些,前三頁是模切線的設計,通過象聲詞、動詞形象的演繹了小雞、小蛇、小烏龜從蛋殼里出生了。之后作者又設計了簡單的動物找媽媽的情節,挺溫馨,但描寫三個小動物時用了“噠噠、哧溜和慢吞吞”感覺還是有點小遺憾。
? ? ? ?看看1歲看的這本,因為太熟悉《蛋寶寶》了,所以這本剛拿到也有一定的親切感,邊講邊演示給她看“敲”這個動作,以后每次翻開,自己就先敲敲那個蛋,在講的時候,又加入了“蛋里的寶寶是誰呀,快點出來吧”,所以這本重復情節的前三頁一直可以邊看邊玩的很入神,但后面找媽媽就一點也不愛,猜想是不是因為小動物的形象太萌的過頭,特別是那只烏龜,和家里養的實物天差地別,對于更喜歡寫實的看看來說,太丑的萌噠噠不是她的菜。
? ? ? ?《猜猜我是誰》
? ? ? ?排排隊系列里的一本,這個系列的叢書一共三輯。紙板,開本比較特殊,長條,一頁文字一頁畫。“我是一只小兔子,我爬呀爬呀爬......”每頁相同的情節,不同的動物,畫風簡單、情節簡單,小動物們一點一點的往上爬,最后發現原來爬在了大鱷魚的嘴巴上。
? ? ? ?在看看無限熱衷于爬樓梯的時候給她看了這本,大愛,講完一遍“恩恩”的遞過來還要聽一遍。重復的情節對小娃娃果然有吸引力,爬呀爬呀爬,太多動物一個動作一個畫面講的都煩了,她還是不緊不慢一頁頁的翻著專注的聽,特別奇怪的是從第二遍開始左邊的文字頁她瞄也不瞄了,視線就一直停留在右邊的畫面上。圖畫真是小娃娃認識這個世界的很好載體。
? ? ? ?《快到我的懷里來》
? ? ? ?一看到這個名字就大愛了,不出意料的看看也愛,第一次讀就能堅持看到很后面。不同小動物到媽媽懷里做不同的事情,讀了兩遍后,學會了敲自己的肚子,看到香蕉蘋果會啊嗚啊嗚。看到在寶寶在媽媽懷里看繪本那頁會盯著看很久。
? ? ? ?《關燈,睡覺!》
? ? ? ?第一眼看到這本就太喜歡了,但搜書名卻一直未能找到,原來不單賣,是尚童出版的“寶貝響當當”套書中的一本,趁亞馬遜對折立馬收下,果然,看看也大愛。這本是目前我看到的睡前故事中最有特色的,每個翻頁設計是一個“關燈”的動作,念到“你來幫它關燈好嗎?”看看就會去找開關,嘴里念到“噠”,然后翻過半頁,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幅紫色的動物安然入睡的畫面。看看會晃著小手認真的和動物說“byebye”,唯一遺憾的是有幾頁的開關沒能在畫面上出現,每次找不到開關,小家伙就一臉疑惑的表情,嘟噥著:開關呢?在熟悉了動物后,我們又玩起了找動物家的游戲,小羊住一樓,雞媽媽和小雞住二樓......這本的印刷采用了亮光設計,畫面光潔細膩,讓寶寶們欣賞到非常棒的影像質感,關燈頁的特殊紫色處理又和前面形成強烈視覺對比。
? ? ? ?二、有娃喜愛的動物:每個娃都會有自己特別喜歡的動物,這種喜好可能來自最初的認知,或是生活實踐或是大人的喜好,看看喜歡魚和鴨子,一直到現在還是愛到一見這兩動物就會中英文混著高呼。所以不理智的媽媽只要一看見魚和鴨的繪本立馬不加思索的買買買,慶幸的是大多都喜歡,下面三本分別是不同月齡的最愛《連在一起》《要跟著來哦》《Baby animal farm》
? ? ? ?《連在一起》
? ? ? ?因為有魚有鴨,很早就在書柜里待命了。但看看7個月時看也不看一眼,1歲一天在書櫥前無意翻到鴨子那頁,欣喜的狂叫:鴨鴨!鴨鴨!然后就一發不可收拾,連連講了10遍。講到鴨子和金魚,又引入了幼幼系列另一本看看喜歡很的“啵啵”,告訴她,金魚和金魚,連在一起了,他們“啵啵”,念到猴子和猴子連在一起了,會拉起媽媽的手,講到大象,會自己拼命的跺腳,看到媽媽和寶寶,連在一起了,媽媽沒有盼到像多數寶寶那樣,撲過來靠在一起,娃急吼吼的嘴里嚷道:爸爸,爸爸,然后翻到最后一頁,看到一家三口的腦袋靠在一起了,才會開心的笑起來。
? ? ? ?《要跟著來噢》
? ? ? ?發現信誼文化特別喜歡鴨子的繪本,太對看看的胃口了。“大家要跟著來噢!”鴨媽先游走了。幾只小鴨子跟上來了,一只小烏龜也來了。游在最后的小鴨子對烏龜說:“和我們一起游吧!”卻發現其他伙伴都游走了……故事特別簡單,但念著倍感溫暖,媽媽喜歡這本的原因是有著潛移默化的安全教育作用,小家伙外出只要看到有人“掉隊”,急吼吼的大喊:“要跟著來噢!”
? ? ? 《Baby animal farm》
? ? ? ?這本的銷量非常少,就是因為看到第一頁那幾只鴨子,便毫不猶豫的收入囊中,水彩畫面使5個娃娃和動物寶寶們的溫馨畫面躍出平面,跟著寶寶們一起去喂動物,聽聽它們的叫聲。看看最喜歡在推車里熟睡的寶寶們,估計是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 ? ? ?三、可以不停的尋找:這類繪本很多閱讀推廣人賦予了培養觀察力、專注力的功能。有著簡單情節的找找找更有趣,更好玩,但低幼的真不算多,下面是我特別喜歡當然也是看看閱讀重復率很高的三本《小金魚逃走了》《你看到我的小鴨了嗎》《捉迷藏》
? ? ? ?《小金魚逃走了》
? ? ? ?五味太郎出了名的觀察力繪本,看看10個月時會指認并認識了魚,會說出啊魚的發音,找出了這本,很神奇的是第一遍在小金魚逃走的頁面小手就能邊指邊念“啊魚”,其他頁面稍稍引導了下,接下來大愛上這本,看到就自己不停的找啊找,一直找到現在22個月還在找。
? ? ?
? ? ? ? 《你看到我的小鴨了嗎?》
? ? ? ?信誼出版的又一堆鴨子書,1985年凱迪克銀獎。這本在所有鴨子圖畫書中媽媽和看看最喜歡的一本。文字非常少,“你看到我的小鴨了嗎?”整本繪本不斷重復著一句,一只頑皮的小鴨子不見了!鴨媽媽帶著7只鴨寶寶問遍了池塘所有的小動物,而走丟的小鴨正自得其樂地展開冒險之旅,若隱若現的藏在每一頁的畫面之中,真別小瞧了寶寶的眼力,看看15個月第一次看,像個小偵探,小鴨躲的再隱秘都沒能逃過她的火眼晶晶。
? ? ? 《捉迷藏》
? ? ? 小鵪鶉和小雞在玩捉迷藏,“藏好了嗎?”“沒藏好!”“藏好了嗎?”“藏好了!”小鵪鶉躲在花叢中,假裝是花瓣;小雞躲在大樹上,假裝是果實……一歲左右的娃喜歡玩躲貓貓游戲,超級萌的畫面,熟悉的游戲一下子就吸引了看看的眼球,更讓她加倍喜歡這本的原因就是幫助小動物找到躲藏的一方,“喏,這里,這里!”每每找到,欣喜若狂的手舞足蹈。
? ? ? ?另外,不想動腦子選書的可以直接找少兒出版社的幼幼系列,這是簡單情節類非常好的圖畫書,其中的絕大多數看看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