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遺愿清單》是一部老電影,我看了不止一遍。
太多的人以為自己擁有無限的時間,可是,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到來。 想去的地方一直沒去,想做出的嘗試一直沒嘗試, 我們都在打著“時間還多著呢”“以后有的是機會”這樣的借口,浪費了多少時間,錯過了多少事情。 你二十歲時就該去的地方,和苦等到四十歲再去,一定不是同樣的感受。 其實,這一次看了“遺愿清單” ,給我帶來了很大的緊迫感,最近也在樊登讀書會里聽了《活著》和《活好》這兩本書,是的,我已經不再年輕,我的人生已經過了三分之一(如果我可以活到90歲)。可是我還有那么多的事情沒有去完成,很多事情沒有去嘗試。
如果我知道了我生命的終點,那么我該怎么做才能對得起我剩下的時間呢?
一、為什么
已經連續參加麥子的兩期手賬課,感觸最多的就是干貨太多,實用性強。
我最初的目標是想改變懶癌的自己,解決那些買的大大小小的線上課程。卻發現,想真正改變自己,需要從“心”開始。
這期的主題是手帳加學習力,不僅介紹了手帳必備的工具、構建適合自己的效率體系和效率手帳的用法示范,還介紹了記學習筆記的正確姿勢,如何使用五種常用的效率工具以及如何提升學習力。
但是,執行力太差的我,僅僅是在表面上完成了每一次的作業,并沒有建立自己的效率體系,工作生活也沒有真的得到太大的改變。
為什么?
為什么?
為什么?
在一遍遍的拷問自己后,知道了最深刻的原因就是自己的心沒有真正的重視和肯定自己,從而去相信自己可以實踐落實學習到的知識。
是的,我缺失了對于自我的認可,對自己不夠肯定。
那,如果想要改變,那就需要從內心開始思考,該如何肯定這樣的我,該怎樣做到對自我的認可。
二、怎么做
麥子在課程里介紹了她從底層邏輯打通并建立了自己的人生效率體系。(人生效率體系包括輸入系統、自我管理系統和輸出系統。)她從人生效率體系開始教我們如何根據自己的目標去搭建效率體系,從底層的思考邏輯出發,而不是從手帳本這個工具出發思考。
那么,換成是執行力差的我,該怎么做呢?
1、 實踐出真知
為什么同樣的課程內容大家的收獲會那么大呢?
為什么別人可以從一堂課里學到改變自己的內容呢?
為什么別人的筆記可以那么清楚優秀?
因為他們的執行力強啊!
因為我以為的“思考”其實并不是思考,只是一些簡單的想法和感受,我認為的“復盤”也只是簡單的羅列事項啊!
聽完課程,我知道麥子和幾個大咖的內容都是非常的好,非常佩服她們的學習能力和執行能力,卻也僅僅到此了。我并沒有太大程度的去實踐課程內容,也許是內心里認為自己并不能做到這些,或者是做了又有什么意義呢?
可是,我沒有去實踐,我又怎么能知道這些適不適合我呢?
這一次,我把自己曾經買的課程列出了一個清單,挑選出了興趣所在的一項課程,即學習尤克里里,進行了每天打卡。
從結果來看,我的學習效率不高,效果不好。
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一是沒有做學習計劃,只列了一個“學會彈奏尤克里里”的目標。二是沒有系統的去學完課程內容,只是看了4節基礎內容課。三是沒有多加練習,只學了簡單的彈《小星星》。
所以,實踐出真知,我必須通過親身經歷,才能把學到的理論在生活中運用起來,而不是喊喊口號、做做計劃,給別人看著已經很努力而實際上一點都沒有做到的人。
2、 建立體系
第一、先改變自己的思維觀念,不要再否定自己的一切。
這個對我來說是最大的難題。
一年前,巴比曾經指導我進行了內在信念的梳理指導,讓我相信“我是極好的,我值得擁有愛,我選擇創造并保持一個長久的、有愛的關系,讓這個關系在各方面都滋養和支持我和我愛的人……”可是,到目前為止,我卻沒有相信這個信念,沒有做到相信。
需要重新找出《肯定句—我是美好的》的課程,繼續學習。
第二、用系統思維來思考做人做事。
從接觸永澄老師開始,我對系統這個詞不陌生,可在自己的生活中卻沒有實踐過,一點都沒有形成系統思維。
麥子在課程中也一次次強調了系統思維的重要性。那么,從最小的點出發,慢慢的一點點去構建自己的人生系統,這也是刻不容緩了。
如這次的學習,輸入-輸出是最簡單的一個環,輸入系統不僅僅是看書、學課程,也包括目標的制定。輸出系統也不僅僅就是寫感受體會,而是要進行思考內化后的反思總結和深華。
形成屬于自己的系統思維是一件時刻需要做的事情,生活隨時都在進行選擇,如果從系統的角度去思考所作所為,也許結果就會不一樣了。
第三、提升自己的學習力和執行力。
學什么、怎么學,這兩個老大難的問題其實解決方法就是看執行力。
忙不是借口,不會也不是理由。
現在的新媒體人越來越多的各式關于學習課程的文案讓人眼花繚亂,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方法,根據自己的獨特個性特點,進行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也是需要學習的。
我想到的方法是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學習內容的選擇,做好課程記錄,學會做學習筆記,學會去挖掘課程深度資源,不要屯課,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不拖延,能3分鐘解決的事情立馬去做。
三、小結
其實寫著寫著感覺不像是本次課的復盤,倒像是一篇反思自己的流水賬了。
不過,我可以自豪的對一年前的自己說一句,這一年的我有所進步了。
ps:寫完這篇,我就要開始寫我的“遺愿清單”啦。
因為有生之年,多么短暫。希望我們都不再浪費這條生命,努力活得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