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與朋友小聚,其中一位正好接到老公電話,“喂,小王,幫我拿下快遞!”
聽到他們互相的稱呼——“小張”、“小王”,我很好奇,你們互相就這么叫嗎?我感覺像是工作伙伴,哈哈。
朋友一臉詫異,這有什么好奇怪的,我們從結婚開始就這么叫的,很自然,挺好的啊。
我即時來了個調研,發現大家互相的稱呼各各不同,有“老公老婆”的、“有親愛的”、有連名帶姓的、有叫小名的……
我也不禁想了想,我與先生之間的稱呼,似乎不確定,結婚不久時是“哎”,后來有時連名帶姓,再后來天長日久,就變成“我家那位”,先生更是不確定,根據他的心情來,有時是“親愛的”,有時“老婆大人”,有時就是全名,有時又是“老太婆”,沒有固定叫法。
我曾經提過不止一次抗議,不允許他叫“老太婆”,聽著不舒服,后來漸漸他就不叫了……
假期家庭聚餐,伯伯當著一大家子人,無奈地說,別倒了,別倒了,沒看到,邊上有老太婆管著呢?不一會,伯伯很自然地伸手把碗給嬸嬸嬸:老太婆,幫我盛碗飯。大家都笑。
伯伯的語氣里只有調侃,沒有不滿,嬸嬸也笑而不語。看起來,他們之間已經有相當的默契,互相稱呼“老頭子、老太婆”也不是一日兩日了。
還有一個朋友,老公正好姓“龔”,于是,“老龔老龔”,從年輕時叫到現在,一直是“我們家老公”。
也有些夫妻之間,他們會有專用的昵稱,比如大叔、寶貝、丫頭等等。
即使同一對夫妻,不同階段,也會有不同的稱呼,你們家是不是也這樣呢?
當然了,即使同樣“小張”、“老王”兩個字,從同事、領導口中叫出來,跟朝夕相處的家人稱呼,我們的大腦會自動根據對象的不同,作出截然不同的反應。
同樣兩個人,同樣的稱呼,不同境況下,我們心里的反應也會不同,假如兩個人親密和諧,心中就會涌出愛意甜蜜;如果雙方正在“戰爭”,關系緊張,心中就會不自覺地感到怨恨討厭。
所以,叫什么無關緊要,重要的是在對方的稱呼里,你能感覺到什么?
附:我總結最常見的幾種叫法,你屬于哪種呢?歡迎留言,歡迎談談你的感受。
1、老公、老婆
2、先生、太太
3、老婆子、老頭子、老伴
4、語氣詞,“哎”、“嗨”。
5、親愛的
6、我家那位
7、全名
8、姓氏加上前綴,比如“小張”、“老王”
9、對方小名,去掉姓氏,家里人平時叫的小名。
10、專用昵稱,比如大叔、寶貝、丫頭等等。
大家好,本文由拂塵記原創,寫日常感悟,聊親子日常,拂生活塵埃,感人間之愛。歡迎關注,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