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五二零,weibo可以表白,但是只能表白一個人,于是輸入了你之前的昵稱,輸了沒兩下就字數超了發送失敗,后顯示:查無此人。
沒做更多事情
想想真是矯情,更更體會到"每天都是情人節"這樣的話的有多好。
看了《在這世界的角落》,里面一句話印象很深。
其實二戰背景是我最初拒絕看的理由,但是后來瓣友對此的短評又讓我覺得有趣,突然很想分享,我知道你應該不會錯過的吧。
希望這是一個本身已經足夠豐富,不需要來做任何富余寄托的故事;希望它存在的背景是記錄事實,而不是被人們用作噱頭;希望可以多關注故事本身去理解寬容而不是責備,希望這是一個不被打上標簽的藝術品……可是這樣的希望是存在私欲的,沒有辦法化解矛盾的。流利說里一位周記小哥也說過的的話"it's easy to imagine things than actually do things"。
記得最深的一句話:"埋頭做技術,一心為和平",說出這樣的話的很可愛的人兒,把生活也過成一種過程,不為了推進高潮而點開進度條。
只是對著屏幕自以為是的站在制高點指點江山,看盡百態人生,對于二十幾歲的孩子來說有點浪費了吧。人在做,天在看……"還是很喜歡"這種不負責任的話,簡單的幾個字,隨時都可以說出來。但真的去做了些什么,去實現,才是最好的表白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