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每日反思第58天。
一直在強調,成長是關鍵。關于如何成長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要搞清楚兩個方面,一個是方向,一個是路徑。
有一個哲學家去其他單位辦事,對方門衛問他:“你是誰?”、“哪兒來的?”、“去哪里啊?”,哲學家懵了,連說:“這么高深的問題,答不了”……
在成長的道路上,也要問自己這幾個問題:“我是誰?”、“我要往哪里去?”、“我要怎樣去?”。
1、我是誰。在成長的道路,“我是誰”的問題最易回答,就是現在的我,是我成長的起點和基礎。但容易回答的問題并不一定真的清晰,一定要先對自己的各方面狀況進行一個評估,能量化的盡量做到個量化,讓自己對自己有個更清晰明確的認識。成長是每天比昨天的自己更好,如果我們不知道昨天的自己是什么水平,也無法測量自己有沒有更好。
2、我要到哪里去。這是第一要思考的問題,要求我們建立自己價值觀,是成長的最底層問題。在成長的過程,我們要設定一個目標,設想一下怎樣的自己才算是一個有價值的人。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的每一分努力都是珍貴的,確定了方向,才能集中全力向自己的目標前進。這個問題一定要慎之又慎,寫一本長銷書算成長,理財達到財務自由也是成長,成為IP也是成長,但前提是要適應自己基礎和價值觀體系,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選擇,選錯一本書,可能只浪費幾個小時、幾天,選錯一個企業可能會浪費幾個月、幾年,選錯一個行業說不定就決定了一生的發展。
3、我要怎樣去。確定了成長的方向后,如何行動,就是建立自己的方法論體系,這是成長的另一個最底層問題。找到方向是一個戰略性的問題,選擇道路是一個戰略和戰術兼備的過程。從戰略的角度來說,一個大目標是不同的小目標的組合,或者說是不同能力的組合,要分析清楚不同的能力之間是怎樣的組合,是串聯還是并聯,串聯的區分先后,并聯的可以兼顧,在“一輩子”中如何分配時間和精力,自己要有一個中長期的安排,制定一個清晰的計劃,又要根據實際進展進行調整。具體的技能,就要靠建立自己的習慣體系來逐步實現。在建立習慣體系的過程中,微習慣是一個不錯的執行方式,從微習慣不斷持續行動,逐漸長大成為習慣。在微習慣發展過程中,不妨設定多個微習慣,這是一個身體本能進行選擇的過程,如果確實有一個微習慣無論如何堅持不下去,及時放棄,不要對抗,這是自己的潛意識在排斥它,這樣的對抗意識最終是失敗的,還會弄得自己身心俱疲。
底層的問題是個選擇的過程,選擇完成了,接下來就是思考、行動,目標實現后,在新的基礎上再進行循環,完成螺旋式上升,我們就能夠不斷成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