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認為做好事是對的,但很難把它落實到行動當中,比如說節約能源、捐助貧困兒童,甚至是不亂丟垃圾、不插隊這些小事。怎樣才能激勵別人做好事?研究利他主義的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埃雷茲·約耶里(Erez Yoeli),在TED劍橋大會的演講中分享了3個方法。
第一個方法是增加善行的可觀察性。每個人都很關心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我們希望被看作是慷慨善良的人,而不是自私愚蠢的人。這是人們做好事的一個重要原因。
埃雷茲曾經和美國一家電力公司合作,這家公司要為即將推出的節電計劃做一項調查,需要各地的居民注冊。為了鼓勵人們注冊,電力公司給每位居民發了一封措辭誠懇的信, 告訴他們這項計劃的所有好處,他們如果有興趣就請撥打熱線電話。可想而知,幾乎沒有人打過熱線電話。埃雷茲建議他們做出一個小改動,把注冊表貼在居民樓附近的郵箱上,這個改動讓參與者的數量增加了三倍。因為如果你在郵箱上的注冊表上簽名,任何走過的人都可以看到你的名字。
第二個方法是消除借口。幾年前,圣地亞哥的一項調查試圖尋找增加捐款的方法。調查結果很有趣,研究人員發現,當志愿者站在超市的一扇門前,顧客都會從旁邊的另外一扇門進出。被詢問這么做的原因時,顧客給出的理由五花八門,比如“我沒看到志愿者”、“我的車就在那邊”甚至是“我比較喜歡走那扇門”。之后,當志愿者站在兩扇門前時,顧客們干脆就不出來了。研究人員后來才發現,這家商場還有一扇非常狹小的側門,這扇門通常都是用來回收垃圾的。
埃雷茲表示,這個研究告訴我們,當我們想要打消他人的借口時,我們需要打消得非常徹底,因為人們在找借口方面太有創意了。埃雷茲創辦的在線醫療平臺,每天會給病人發短信提醒他們服用藥物。很明顯,病人往往不會按時吃藥,并且理由也很多。受到這項研究啟發,埃雷茲團隊的策略,是要求病人每次吃完藥登錄在線平臺打卡,如果他們連續三次沒有打卡,就會有專門的支持團隊不停地給病人發短信和打電話,直到病人重新登錄為止。
第三個方法是溝通期待。一個簡單可行的方式,是告訴他們:其他人都在做好事,你也應該馬上行動起來。
節能公司Opower向人們發送了一個小插件,將他們平時的能源消耗,和具有同等規模住房居民的能源消耗進行比較。當人們發現他們的鄰居使用較少的電力時,他們會開始省水省電。不管是鼓勵人們捐助慈善機構,還是呼吁人們在酒店重復使用他們的毛巾,這個方法都非常管用。
以上就是3個激勵他人做好事的方法。
作者:李翔
來源:《李翔知識內參》
編輯:Guuo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