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著那陡峭會打滑的梯子,我爬到了閣樓,那是一個會下雨的閣樓,閣樓里有一個能生火的爐子,一張飽經風霜的圓形木餐桌上還殘留著一些面包碎屑,半塊未來得及消耗干凈的蛋糕上留下了一個豐滿的嘴唇印,幾張隨意擺放的木椅早已支離破碎,有一張坐墊凹陷下去的厲害,想必它曾被一個肥碩的臀部壓制了許久,爐子上有一壺燒得正旺的開水,那只營養(yǎng)過剩的波斯貓在我腳邊蹭來蹭去,它看上去有點孤獨,《Great Expectation》,我又翻了幾頁,一顆斗大的雨滴正順著那道早已泛黃的墻壁往下滑落,還未來得及落入塵埃便已是滲透到了那條極小的裂縫中,隨著那極小的裂縫,它又終將歸向何處了?布滿了灰塵的風扇懸掛在不起眼的角落,它的頭垂直向下,像是一個等待著被救贖的犯人,外面的雨聲不曾斷過,它開始至近致遠,慢慢離去,昨夜坐在閣樓跟我聊天的英國男孩,他說這是它最愛的天氣,聽到雨聲,有種回到倫敦的幻覺,是幻覺,卻很逼真,說這話時,他陷入了好長一段時間的沉思,眼神里滿是落寞,他有一張干凈而又好看的臉,滿頭的卷發(fā)渾然而成,淺色的襯衫外面套了一件湛藍的毛衣,一條修身的黑色休閑褲,搭配了一雙黑色的尖口皮鞋,典型的英倫打扮,稚氣未脫的臉上寫滿了對遠在英國的家人的思戀,他看看我,目光又轉向了窗外,“18歲時,第一次接觸波斯語,便愛上了伊朗,4年后,找了個學波斯語的理由來到了這里”,我看看他,沒接話,他又接著說,“我在這里呆了7個月了,2個月后,我就可以回家了”,他似乎很興奮,臉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稍縱即逝,隨即像個孩子似的朝我吐了吐舌頭,我沖他笑笑,黯然的吞沒著自己的悲傷!
閣樓里前幾天還很熱鬧,一群中國人總是湊在一起做飯,那群中國人走后,閣樓也就安靜了下來,偶有我和F在上面聊天,她倒不閑著,手上總能找到活干,但大部分時間都在擇菜,洗菜,切菜,她跟我講過許多中國女孩和波斯男人的愛情故事,聊到她的愛情故事時,卻總是輕描淡寫,一筆帶過,從那只言片語里,倒也能拼湊成一個完整的故事來:22歲那年,來伊朗幫公司追賬,誤打誤撞的住到了這家客棧,便認識了她現在的伊朗老公,那個伊朗男人當時幫著她追賬,一來二去,便也滋生出許多情素來,回國后,兩人繼續(xù)通過電話互訴衷腸,這樣的感情持續(xù)了7年,F的媽媽覺得女兒大了,這種異國戀的希望似乎太過渺茫,便讓F作最后的決定,要么結婚,要么分手后相親,那年,那個伊朗男人攢了機票錢后飛到了中國向F求婚,7年后,倆人終于算是修成了正果,F聊到這些時,總會要自嘲著說,我們倆都有一張不起眼的大眾臉,所以才誤打誤撞的結合在了一起,她倒是個有趣的人,偶爾對老公不滿時,總要罵上幾句“這他媽的,這個傻B”,罵完后,卻又惦記著中午該給老公做點什么好吃的才好,客棧里那倆個巴基斯坦男人,晚上10點時總要去做一頓豐盛的晚餐,咖喱羊肉從來不會缺席,F的老公好他們做的羊肉,巴基斯坦男人便盛上一大盤給他,他竟也不吃,都讓給了F, 那羊肉著實也香,引得旁邊那只波斯貓一直跳著要搶羊肉吃,那圓而鼓的眼睛巴巴的望著F蠕動的嘴唇,它一定希望F的嘴巴突然合不上掉出來一塊才好,羊肉到底還是沒有掉出來,它是直接從F的盤子里飛出去的,人畜共食,倒也是和諧了!
我是閣樓里的常客,那個操著一口倫敦腔的意大利男人是閣樓9:30的常客,他買了一盒甜品,那盒甜品吃了兩個晚上,還剩下兩小塊,每次吃完甜品,他都要嬌柔做作的站起來,扭動著胯去天臺抽根煙,說一口流利中文的斯洛維利亞男人跟我聊了許久的愛情,婚姻,最終回歸到了生活,97年的中國小男生開始跟我們大談特談著他的前任,前前任,50多歲的北京大媽一直盯著那只塞滿了波斯男人的手機馕囔自語著:真帥呀,而50多歲的江西大爺看著平板里的匈牙利女人不舍得撥動一下自己的眼珠,這里是德黑蘭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這里每天都上演著不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