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寫烏米飯,是因為一位善良的房東,她是我在杭州認識的。很多人對于房東的印象都是,守財奴和包租婆的類型,除了交房租時交流一下,其他的時候幾乎沒有。一副盛氣凌人的樣子,不斷的催交房租或者漲房租。我這房東可不一樣。
我呢?是因為一次學習陳氏太極拳認識了方阿姨,湊巧我在找房子租,所以她邀請了我,現在我就住在房東阿姨的樓上。因為和阿姨有共同愛好,所以和方阿姨相處的非常融洽。這是我記事以來第一次品嘗烏米飯。
記得去年的四五月一次回家,方阿姨開心的邀請我去廚房看她的作品烏米飯,說你們在外不容易,阿姨今天給你們準備了好吃的。然后給我兩包烏米飯。我記得當時特別的感動,狠狠的給方阿姨一個擁抱,出門在外,除了家就在阿姨家有這樣的待遇。同時笑嘻嘻阿姨親切地問我吃過嗎?這個烏米飯營養價值高對身體也好,如果好吃還有可以來多盛幾碗。然后露出黑黑的手說,你看做了大半天,我的手都黑成這樣了。烏米飯,營養價值高,你們嘗嘗,吃完了我們這里還有哈。這句話我現在都記得。
今天我就結合方阿姨的用心,我好好的介紹一下烏米飯。烏米飯原為民間食品,唐代即有。江蘇宜興、溧陽、金壇和皖南一帶農村每逢農歷四月初八,多有人家用烏飯樹葉煮烏米飯,已成習俗。在中國浙江、江蘇、湖北、湖南、江西、四川、貴州、安徽等地,人們仍保留著農歷四月吃烏米飯這一古老的習俗。有的地方在清明寒食節吃,而更多的則是在四月初八這天吃。烏米飯是花溪苗族、布依族獨特的風味小吃。農歷四月初八,布依族稱為“牛王節”,也叫“開秧門”。四月初八一過,打田栽秧就開始。開秧門這一天吃了烏米飯,打田栽秧這段時間,身強體健、百病不生,因此家家戶戶都要吃香噴噴的烏米飯。烏米飯是一種紫黑色的糯米飯,是采集野生植物烏飯樹的葉子煮湯,用所煮的湯將糯米浸泡半天,然后撈出放入木甑里蒸熟而成。烏米飯油亮清香,由糯米泡入烏樹葉中幾小時后煮成的。吃烏米飯可以祛風解毒,防蚊叮蟲咬,而且人們相信在立夏這天吃烏米飯,孫臏就會護佑人們平安如意。
烏米飯的功效確實也很多:補益脾腎,止咳,安神,明目,烏發,適宜體質衰弱者食療調補。做烏米飯的植物可以有南燭(古名楊桐,又名烏飯,屬杜鵑科常綠灌木,葉草質,橢圓狀卵形,新葉鮮紅,老葉深綠;總狀花序腋生,花冠白色;漿果球形,成熟時紫黑色。注意這不是南天竹)、烏桕(這是喬木)、楓等。孫思邈方書曰:"南燭煎,益髭發、即容顏,兼補暖,又治一切風疾,久服輕身明目,黑發駐顏。" 楓樹的嫩葉可代茶。烏桕的根皮及葉入藥,有消腫解毒、利尿瀉下之效。
遇見一位愛分享的房東阿姨,是我多么大的幸運。烏米飯這種樸實的民間美食,不僅味純,還能解毒治病,更是一份真情的傳遞。最后和阿姨了解到,烏米飯好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歷史故事。
相傳戰國時期,兵圣孫武的后代孫臏曾和魏國大將龐涓一起進山向鬼谷子學習兵法。鬼谷子將兵法精華傳授給謙虛好學的孫臏。龐涓妒忌賢才,設計將孫臏騙來,割去了他的臏骨(膝蓋骨),并將孫臏關在馬廄里,用饑餓法逼他交出兵書。善良的獄卒非常同情孫臏的不幸遭遇。他瞞過龐涓手下人,就地取材用烏飯樹葉搗爛浸汁拌糯米,煮熟后捏成小團子,偷偷送給孫臏食用。因其形狀、顏色與馬糞差不多,龐涓始終沒有發現其中秘密。后來孫臏被人救出后報了仇。
最后再次感謝方阿姨,品嘗到營養的烏米飯同時,也讓你學習了歷史故事。更重要的事在杭州我遇見了一位熱心善良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