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全碑》,全稱《漢郃(hé)陽令曹全碑》
▲ 《曹全碑》全貌
是中國東漢時期重要的碑刻,立于東漢中平二年(185)
碑高約1.7米,寬約0.86米
碑身兩面均刻有隸書銘文
碑陽20行,滿行45字;碑陰分5列,每列行數字數均不等
碑文記述了郃陽縣令曹全的家世及生平
楊守敬認為:
“前人多稱其書法之佳,至此之韓敕、婁壽,恐非其倫。嘗以質之孺初,孺初曰:“分書之有曹全,猶真行之有趙、董。”可謂知言。”
萬經認為:
“秀美飛動,不束縛,不馳驟,洵神品也。”
朱履真認為:
“瀟散自適,別具風格,非后人所能仿佛于萬一。此蓋漢人真面目,壁坼、屋漏,盡在是矣。”
有人稱贊《曹全碑》是隸書中的“蘭亭序”,到底它是“何方神圣”
今天,就來一探究竟!
曹全是什么人?為什么要為他立碑?
曹全,字景完,敦煌效谷人,生卒年不詳。曹全出生于“書香門第, 道德世家”,從高祖父曹敏到曹全四代人,都曾被舉孝廉。(舉孝廉,是漢朝的一種由下向上推選人才為官的制度,孝廉是孝順父母、辦事廉正的意思,是漢代政府官員的重要來源)。
▲ 《曹全碑》局部
童年的曹全就是學霸,精通讖緯之學(古代漢族官方的儒家神學,讖書和緯書的合稱),無書不讀。
他還孝順長輩,民間有諺語“重親致歡曹景完。”可想而知,曹全是在備受儒家教育、尊重賢孝的家庭環境中成長,這也就造成了他日后為官清廉、有勇有謀的品性。
▲ 《曹全碑》局部
曹全曾先后出任漢代地方重要職位,在征討疏勒國王和德時,愛護士兵,酒食與他們共享,甚至為患瘡的兵士吮吸膿汁。最終和德被擒獲并正法,班師回歸,這一勝利維護了王朝的統一。這時西域各國紛紛贈禮,但是清廉的曹全全部繳公。
在征討黃巾起義軍成功后,以自己的家產俸祿,購買米糧, 救濟年老貧困之人,為民請命,淡泊明志,安撫百姓。
▲ 《曹全碑》局部
曹全還興造郃陽城郭,積極重開學社,使郃陽縣人文蔚起,深受郃陽人民的愛戴,最終留下了一塊不可磨滅的歷史豐碑。
《曹全碑》為何被重視?
碑文中所記平疏勒事,與《后漢書·疏勒傳》頗有出入,因碑為當時所立,故其記事為史家所重視。碑中記載了光和七年黃巾起義時,“幽、冀、兗、豫、荊、揚,同時并動”的形勢,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且碑文字體精美,飄動秀逸,為漢隸代表作之一,為歷代書家推崇備至。
▲ 《曹全碑》局部
明萬歷初年,該碑在陜西郃陽縣舊城出土。出土后移存郃陽縣孔廟東門內,西向。1965年移置陜西省博物館碑林第三室。
《曹全碑》到底好在哪兒?
1、《曹》字保持極為完整,極少殘缺,拓本清晰,尤其是初學隸書的好范本。
2、《曹全碑》筆畫收放自如,高低穿插,寬窄錯落,顧盼得體,靜中寓動,對比強烈,生動靈活,將漢隸的韻致發揮到了極致。
▲ 《曹全碑》局部
3、《曹》字結體扁平舒展,雖然是漢隸的共性,但是曹全碑更偏向取橫式,極為舒展,左右逸蕩,神韻飄逸。
4、《曹全碑》,筆畫粗細均勻,行筆溫潤,軟筆、硬筆書法均可學習,兩全其美。
▲ 《曹全碑》局部
5、字勢蕭散自適,大者不野,小者不黠,相輔相成。
6、筆斷意連,意韻盎然。左斷右連,相映成趣,尤顯空靈。
7、上緊下松,亭亭玉立。《曹全碑》中用到不少懸針筆法,這是漢碑中極少見的,因此曹字有翩翩起舞如仙女下凡,飄然欲飛,質樸自然。
▲ 《曹全碑》局部
8、字數較大,字庫豐富。《曹全碑》屬于多字碑帖,近千字的字庫,滿足豐富的學習需要,學好《曹全碑》,集字創作輕而易舉。
《曹全碑》怎么臨?
《曹全碑》是隸書中秀美碑帖的代表,學習的人也頗多,在自己的學習過程中一定要獨到的見解,這樣才能避免學的人多了而導致俗氣。
▲ 《曹全碑》局部
清人梁巘就曾說:
“學隸初臨《曹全》易飄。”
可見,線條輕飄浮滑,疲軟無力是很多初學隸書的人都會遇到的問題,那么怎樣才能把該碑寫來遒勁渾厚、氣韻生動呢?
▲ 《曹全碑》局部
一、讀帖
1、節奏
即哪里停頓,哪里行筆。
2、氣息
所謂氣息就是毛筆在空中的移動。
3、布局與章法
即字的整體取勢為篇平狀,筆畫寬度與間隔緊而均勻,筆畫間也有一定的交錯避讓 , 每個字占一個正方格,取橫式。
▲ 《曹全碑》局部
二、臨帖
1、練眼
在臨帖的過程中要仔細觀察,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小的變化,要來練就別人不能察的本領。
2、把握節奏
雖然《曹全碑》秀美,是隸書的代表,但也要注重節奏的變化,在書寫時,要變速行筆,找準發力點,隸書的發力點多在于波畫中,這就要求行筆過程中有提按變化,充分表現隸書的“八分”之美。
3、做到“極像”
既然是臨帖,一定要做到像,這時重點在找規律、特質的東西。
▲ 《曹全碑》局部
三、默寫與意臨
1、盡量與原帖相同
上文提到在臨帖過程中要做到“極像”,在默寫時也同樣如此。
2、把《曹全碑》的形式美上升到意境美
有人把《曹全碑》稱為漢碑中的林黛玉,天生麗質,優雅大方,神采奕奕。其線條與結構以及結構的組合更是翩然秀美,嫵媚多姿,這也是書法形式美構成的基本語匯,更是書法形式美中的最底層面。
▲ 《曹全碑》局部
四、創作
1、《曹全碑》創作離不開臨帖
創作是一種感覺,這種感覺是建立在對帖的掌握程度上的。在創作的過程中,也會發現對《曹全碑》學習的不足,帶著這些不足進一步臨帖學習,從帖中找到答案,再創作。
2、《曹全碑》的創作是自身修養的體現
德高才厚性謙和,見博識廣味自淳”,做人要把人品放在首位,寫字則要把書品放在首位。高尚的人格,寧靜的心境,不凡的談吐等綜合素養的真實流露,對《曹全碑》的創作有積極的作用。
素材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