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管理最近兩年被大眾所追捧,歸根結底就是我們已經出現了極度焦慮的狀態,想通過時間管理來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或者生活狀態。
但現實情況是,很多人看似懂得了很多時間管理的道理,也清楚的知道什么是“四象限”,明白“要事優先”。可是為什么依然拖延成疾呢?
如何事務的發展都需要規律,時間管理就是一個“時間軸”的規律,我們制定的很多計劃得不到執行,是源于“思維架構”和“踐行能力”出現了問題。
“拔苗助長”的故事我們都耳熟能詳,而我們自己學習時間管理的時候,是否太過于迫切和急躁呢?
前幾天和一位朋友聊天,他告訴我重慶也同樣有一位時間管理踐行者,這位朋友一天讀一本書,一年標榜自己讀365本書。
且不說我們找書所需要花的時間,單是學習的“深度思考能力”我就很有質疑。真的看懂了書了嗎?懂得很多,膚淺得可怕非常致命。
一旦我們出現自滿的心態的時候,對某個領域沒有深耕精神的時候,過于快速的時候,是很理難解透徹的。
是永遠沒有辦法去管控自己的時間和事業,事物發展的的規律已經失衡,思考問題的方式和角度也會出現嚴重的偏差。
前幾天把詹姆斯·索羅維基《群體的智慧》又看了一遍,書中提出,在某些條件下,許多人要比幾個人聰明。
但是我們在群體環境中更容易迷失自己,慢下來去踐行才能讓自己沉淀成長。很多人覺得時間管理無非就是幾張表格,幾個工具,早睡早起,打卡記錄。
如果你理解的是這樣,只能說“積累不夠”。人和人之所以有巨大的差距,追溯根源是他們學習的坐標軸的時間寬度不一樣。時間寬度越長的人,積累的知識儲備就越強悍,越能認清楚事物的本質。
當我們的時間軸空間軸建立起來以后,剩下的就是去研究事務的波動變化,這個時候就會形成自己的一種“工具”,一套屬于自己的時間體系。
二.自我屏蔽
要刻意練習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做好自我時間管理,就要學會“自我屏蔽”。
現代人處在一個信息的海洋里面,每天被大量的信息淹沒。但是與此對立的是,我們看到的有價值的信息卻越來越少。如何去面對呢?
2017年我沒有參加過一次線下的什么分享活動,網課的學習也只訂閱了一個欄目。
目前學習的唯一方式就是“系統的輸入和輸出”,找到“源頭”資料,才能形成自己系統的知識。
我今年31歲了,以前我覺得成熟是擔當和責任,是自律和對別人寬容的愛,
現在我更覺得,學會“拒絕誘惑”才是一個人真正成熟的開始,為了聲音的動聽,我拒絕了一切辛辣食物,為了專注研究時間管理,拒絕了很多娛樂和及時享樂的事情。
我沒有任何家庭背景,天資也不夠聰慧。我很清楚,想要在某個領域取得較大的成就,只能專注和“死磕”。
當我們的能力還達不到的時候,學會自我屏蔽。帶給不了別人價值,再多的社交也只是做無用功。
與其長期生活在朋友圈的世界,還不如想想如何改變生活狀態。
三.專業之外可以做個白癡
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在一個信息泛濫的社會里面去篩選到真正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同時如何通過這樣繁雜的信息,去辨別真偽呢?
從生活層面來講,騰哥也沒有辦法給出什么好的建議,畢竟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盡相同,每個人的喜好也不一樣。
我從職業的角度層面講,要從紛雜的信息洪流和誘惑中,把自己解救出來,最關鍵的是要知道自己喜歡什么,這是最關鍵的一件事情。
如果沒有接觸到時間管理,我的思維方式永遠停留在如何做好一家婚慶企業,團隊規模達到多少人。
當你有了明確的目標以“未來視角”嚴格要求自己后,所有的自律純粹是一種享受,因為我感受到了每天早睡早起對自己的好處,也為自己英語口語的進步而欣喜若狂。
我很慶幸,自己在29歲的年紀開始改變,開始有了目標和方向,也明確了通向成功的路徑。
但是當我們全力以赴去干一件事情的時候,每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就要適當學會舍棄。我的經驗是在你這個行業之外,最好是個“白癡”。
比如我只聽劉若英和王杰的音樂,手機里全部是他們的歌曲。難得搜索其他歌曲浪費時間。我的衣食住行都盡量簡化,買衣服就只買一個牌子。
把更多的時間用在閱讀和寫作之上,每天兩個小時的閱讀量和筆記記錄會花大量時間。最近沒有堅持日更,就是精力嚴重不夠用。
每一個人的一生,黃金時間非常有限,而且現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留給我們做職業規劃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盡管很多親朋好友都在質疑和嘲諷將來時間管理是否真的可以盈利,但是很感謝妻子的支持,她說給我三年的時間,讓我全力以赴去做,不要有任何的后顧之憂,大不了把房子賣了。
專業之外,不需要懂的太多,踏踏實實把你認定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這不是毅力和堅持的問題,而是商業眼光和思維結構的關系。
當你輸入和輸出的越多,思想的高度是完全不同的,當別人看不懂的時候,你已經懂得布局,賺錢只是時間問題,別把時間浪費在毫無意義的事情上。
四.?別讓大腦空轉
蘇格拉底認為一切知識,均從疑難中產生,愈求進步疑難愈多,疑難愈多進步愈大。
他最著名的一句話是: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一無所知。
最近很多人微博微信私聊我,基本上是以下問題:
1.?騰哥不該如何做好時間管理啊?
2.?我學了時間管理為什么還拖延成疾?
3.?我現在是一個大四的學生,現在很迷茫,怎么辦啊?
4.?騰哥,我該如何進行時間管理啊?
5.?騰哥,你朋友圈寫晨間日記的軟件是什么啊?
對于這樣的問題,重來不會去回復。我把這種情況叫大腦在空轉。凡是不指向一個結論,或者不能引導行動的思考,都是空轉。
你自己想過以下問題嗎?
1.?我的優勢
2.?我的劣勢
3.?我的機會
4.?我的威脅
這是SWOT思考框架分析,框架最大的好處是讓思考變得有條理的工具,好的框架可以幫助我們整合事實,快速得到結論。
培養自己的思考能力,就好像學騎車,學游泳,也許一開始很擔心學不會,但是很快你就發現自己能學會。
當你反復利用一些思考框架解決特定問題的時候,你的思考能力還能不斷進步,也能做到自律和自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