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彩摘錄
我非常幸運,有個在圖書館工作的母親,剛上初一的時候,母親花了幾分鐘,教我如何閱讀教科書:
你看,這么厚厚一本書,其實就那么幾個概念,講一個概念就要花費一個章節的篇幅,從結構上來看,其實講的都一樣,無非是一個接一個的概念,要說清楚它是什么,它不是什么,它和別的概念有什么異同,然后就是與它相關的方法論,比如,使用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怎樣使用是正確的,怎樣使用是錯誤的,容易發生錯誤的地方是什么?這些都弄明白了,一個概念就算是學透了,這些概念都弄明白了,這本書算是看懂了,就這么簡單。
2.我的思考
笑來因為掌握了這樣的方法,在學習上很早就開竅了。他新學期領回來教材,第一件事兒不是去包書皮兒,而是把每一章的重要概念都抄一遍,隨后直接死記硬背到腦子里。由于這些重要概念,在腦子里已經屬于隨時可調用的信息,于是只要老師在講重點的時候,他總是能很神奇地被召喚回來,所以感覺學習很輕松。
而我們普通人,最常見的做法是,先從第一頁開始看,看到第十幾頁,注意力基本上已經消耗光,而整個書的整體結構和脈絡,甚至還沒有了解清楚。而笑來媽媽教的方法,就相當于先在腦中架構一個完整的骨架,之后,再往骨架里填肉。是一種站在整體角度,去學習的方法。
笑來說,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其實是非常簡單的事情,而很多成年人其實從未學過如何學習,大多數人甚至從來沒有意識到概念的重要性。
笑來一直崇尚大腦升級,跟著他的指引,我開始閱讀一些書籍后發現,當一個人的思想發生轉變,他的行動也會跟著改變,從而結果會發生相應的改變。
以前也會苦惱,怎么才能讓孩子將來不必被繁重的課業負擔壓垮,讓她學習得輕松又高效?,F在知道了這樣的方法,我先用在自己閱讀的過程中,先抓住一本書的主要脈絡,然后,再挑自己感興趣的去閱讀。這樣一本書的價值會很快地呈現出來,也能讓我迅速抓住重點,大大提高了閱讀書籍的效率和理解。
3.我的行動
用這種方法閱讀書籍。
用這種方法理解新的概念。
能量樹,寫于20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