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擔心,正是處在這樣的階段。
糾結又淡然,迷茫而堅定,促迫卻穩重。
一
前兩天放假回家,正好趕上一個遠房表姐結婚,和一大家親戚湊了個面,聊著聊著話題似乎自然而然就變成了給我這個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做思想教育。
「像我一直做這行就出不來了,只能這么一直做下去了?!?/p>
姐夫說。
所以我要趁著現在能夠選擇的時候去做選擇,而不是之后出不來的時候去后悔。
我想。
「我也不喜歡我的工作,但是我得先能生活才能再去追求興趣,每個工作都很辛苦,工作和興趣是很難兼得的。」
姐夫又說。
也許真的很難兼得,但同樣辛苦的工作,至少有些工作我從內心去抵觸,而有些工作我能不斷挖掘出其中的樂趣。
我想。
「那你究竟想要從事什么工作呢?」
我看向窗外問自己。
「……」
「再多積累,再多看看吧?!?/p>
回顧過去的2018年,決定考研,復習,放棄考研,找工作,投簡歷,面試,實習,年終辭職,于是新年伊始,到現在還是一個呆在家中未找到實習工作的待畢業準社畜。
現在的境遇其實挺尷尬的,本專業的職業不喜歡去,其他職業的本事又不夠,和女友雙方家庭距離遙遠,只能寄希望于一起去往大城市,未來共同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而話是這么說,卻又不知道用什么去打拼。
父母拿我也沒脾氣,只能不斷亂磨硬泡的給我灌輸一些想法,舉各個親戚朋友的例子,今天和我說什么項目可以創業,明天告訴我公務員有多好,過幾天說還是希望我最好能考研,以后晉升都是需要看學歷的…
姐姐和姐夫都是醫生,學醫這么多年熬過來,如今在老家的四線城市里有著不錯的生活,兩個人從一無所有到剛買第二套房,大胖閨女也快上幼兒園了。姐夫是從農村走出來的,貌不驚人,但如今當上了醫院的主任,在酒桌上也是親戚們炙手可熱的人物……
其實我并非不能選擇這樣的生活,我雖不欽羨卻也并非瞧不上小城市的生活。
我還記得在初中同學錄【我的理想】那一欄很中二的列了三點:
征服全世界;
歸隱山林;
給我愛的和愛我的人好的生活。
時至今日,這也依舊是我內心最大的野望。我知道這樣的想法天真而狂妄,特別在如今的境遇下。
但我一方面為自己如今的境遇感到尷尬,一方面又感到坦然。
倘使在一些重要的十字路口我沒有按照自己心選擇的方向去走,也許我真活成了父母期望我過上的生活,但并不一定是我自己的生活;而如今的生活,哪怕當下尷尬,以后也可能更加艱難,卻這樣的生活才真正有趣。
二
我的專業是動物科學,不清楚的人可能以為我們是去動物園工作的,我們一般都自嘲我們是去養豬場養豬的。動物科學,原名畜牧學。
其實專業就業率很高,薪資也不低,個人和行業發展都不錯,國家如今也重視農林牧漁業發展,有政策扶持。而如今的大型養殖場其實多是全自動化,不是一般人想象中的臟亂差的場景,用我們老師的話說,豬比人愛干凈。
我挺喜歡在大學中學到的這些專業知識的,但參觀了一些企業,參加了一些招聘宣講會,我卻堅定地不再想從事這個行業,即便我也并不確定我還能做什么。
并不是這個行業不好,而是剖析我的性格、能力后的一種取向判斷。
我覺得如今這個多元的世界,不再是傳統的用工作去預料生活,而是用性格去匹配工作再去創造生活。
我想通這一點花了很久。
2018年過年時,家里一幫親戚和父母的建議和聊天讓當時迷茫的我覺得,他們述說的暢想中的生活其實也挺好的,我也不用那么努力自己去打拼,挺累的。
直到女友朋友圈轉發了一家獵頭公司的校招,像是黑暗里一盞燈讓我像飛蛾般撲了過去,經過一長段的深思熟慮心理斗爭,幾個小時電話做父母的思想工作,終于放棄了考研,跑去實習了。
獵頭的工作,每天和天南海北的陌生人聊工作,聊職業發展。于是除了微博抖音等互聯網視窗,我對這個世界又打開了一個視野。在這一個個電話里,去感受那些拿著微薄工資養家糊口的底層人民的掙扎生存,去傾聽成功人士對他們行業及這個社會的高談闊論,還有那些與我一般的大學生們或優秀或迷茫對于他們的未來也充滿了想象…
這份工作像是一個圖書館,每個人都是一本書。篩選簡歷是初讀目錄,電話尋訪是深入細讀,保持聯系是持續研讀。我開始享受這份工作,我慢慢的學著試圖去讀懂這形形色色的人們,去感知他們的想法,借以體悟這個世界的冷暖。
既使拿著微薄的工資每天冒著寒風步行上下班,但我享受著一種簡單的快樂,我知道,我在積累,我還年輕,日子總會慢慢的好起來的。
雖然最后因為某些原因還是辭職了,但是我對于生活和工作有了新的定義。工作不僅是去追求技能、履歷、經驗、平臺或者僅僅是經濟上的需求,它同樣是我去認識生活與世界的一扇窗口。
當我表示不想從事我的本科行業的時候,母親再一次后悔當初糊里糊涂填志愿讓我填了這個專業,她說最后悔三件事,一件是高中沒選二中而去了三中,一件是大學志愿讓我填了現在的學校,最后一件是沒逼我復讀,于是我獨自跑到大東北讀了這樣的專業。
她覺得如果像他想的那樣,現在我會非常好,不會有這樣的尷尬。
人生哪有倒帶呢,每個選擇有每個選擇的路,沒有上帝視角我們又如何去判斷哪條路更好走,哪條路能走更遠呢。我們能做的不過是努力地讓自己能夠承受不論走哪條路的困難與風險,而在下一個路口,我能看的更遠看的更準一些。這才是我自己的生活。
如果按照父母親戚們的美好想法,也許幾年后在他們身邊,有他們幫襯,找個穩定工作,買房買車結婚生子。同樣是年齡更迭,如今是在長大,那樣卻是在成熟,甚至是世俗。
成熟并非不好,但成熟后就是衰老,我希望至少現在,我要保持著一個旺盛的生命力。
我很喜歡一句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有很多政治正確對的選擇并不一定是好的選擇,我知道我在努力讓一切都慢慢變好。
所以媽媽,別擔心,我在長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