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7年3月12日,植樹節,我在的城市刮起了北風,穿大衣有點冷。
今天我在辦公室值班,星期天事情不多。
所以我一整天幾乎都在思考、寫東西,整理了前幾天寫作班的筆記、把瘋狂寫作營的書評框架搭好、又把最近想寫的題材在私密文章中分別列好。
下班回到家后,刷了一下簡書。
看到無戒老師發了一篇文《我準備專職寫作了》,老師一直是我的榜樣,堅持日更,現在已是簡書簽約作者。老師在文中說一直有個愿望就是,每日寫寫文章,看看書,閑暇時間去看看外面的的世界,與一人相伴終老。
也許老師的愿望是很多人的愿望,與文字為伴,任憑春夏秋冬,我只專注做我的事情就好。
特別巧合,今天是我在簡書日更的第21天。
在行為心理學中,人們把一個人新習慣的形成并得以鞏固至少需要21天的現象,稱為21天效應。這就是說,一個人的動作或想法,如果重復21天就會變成一個習慣性的動作或想法。
我來簡書寫作,好像也沒什么目的性。
一開始就想著給自己做個記錄,人活一生,不能白活,總要留下點什么吧。
以前是過一天算一天,這么多年過去了,每當回首往事的時候,就會發現記憶是白茫茫的一片,什么都不記得了。
今年年初就覺得這樣整日渾渾噩噩的無法接受了,自己都無法忍受自己了。
好悲哀吧。
于是一個偶然的機會發現了簡書,那么就給自己找件有意義的事情做吧,堅持日更1000字,看似簡單,但要是真的有生之年都能做到,對自己來說的確是一筆財富。
就在今天早上起床時,我還對我妹說,我在簡書已經寫了20篇文,2萬5千字了。她說:這么多啦!你真是個高產的碼字工。其實一點都不高產,我只是每天寫1000字而已。寫的特別隨意,都是我遇到的故事、人物,閱讀量都很低。暫且不看閱讀量吧,我也不怎么關注這個,我就把我所想到的、我所遇到的都抒發完,放在那里,至于你看不看,我覺得這件事就跟我沒什么關系了。
在這21天里,我也發現了寫作帶給我的一些好處。它會讓我的思路變得有邏輯性,它讓我變得更容易和自己相處了,它讓我覺得我的每一天都沒有白活,它讓我覺得我活著是有記錄的。
現在的狀態是感覺有很多要寫的,可就是寫不好。我就想我是有多么愛傾訴啊,把這些都匯集在簡書,傾訴給大家。
我的寫作水平現在還很低,我也不知道量變到質變這事會不會發生在我身上。但是,值得慶幸的是,我并沒有覺得我在堅持寫作,好像我覺得寫作對于我而言已經成為了生命的一部分,就像我每天洗臉、刷牙這樣的日常小事一樣。
我記得以前柴老師講過,做任何事不要說去堅持,如果說堅持去做,可能過不了多久就支撐不下去了。你說讓你去堅持愛一個人多久,你愿意嘛?你要發自內心,從心底里出發去愛才有可能愛上這個人。做事情也是這樣的,享受這個過程,才能讓自己活的開心。
寫作對于我而言,恰好就是這么一件事。
以前我總糾結自己沒什么愛好,碎片化的時間刷刷朋友圈、逛逛淘寶,無目的刷劇,一年一年時間也就這么過去了,現在我可以說我是有愛好的人啦,好高興。
寫這件事就是我的愛好。
PS:本來今天打算寫個小故事的,制造懸念的那種。因為感覺自己講故事的能力特別差,想著刻意練習一下。看到無戒老師的文章后就按捺不住了,遂寫下此文,以此紀念在簡書日更的第2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