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有人曬出了大片的杏林,黃燦燦的杏兒掛滿了枝頭。正是杏兒成熟的時節,置身于香氣四溢的杏林該是怎樣一種妙不可言?
我那顆不安的心便蠢蠢欲動起來,于是約上蘭姐,在二十里外的地方匯合。
由于我們不知道杏林的確切位置,便決計依靠導航前往。
等我到了匯合處,一位熱心的朋友早已聞訊趕來,她是特意來給我們帶路的。沒有了來時的忐忑,帶著感激我們跟在她的車后繼續上路。歡快與感恩并存,輕松與愉悅同在。
蘭姐的自拍神器馬上就要排上用場了。每次出來玩,我們都不會放過任何細枝末節,甚至一只蜜蜂一只蝴蝶,直到把手機耗到沒電才肯罷休。
說是小路卻不蜿蜒,一陣接一陣的塵土揚起兩米多高。
終于我們駛進了一個大門,我以為杏林就在眼前了,可是四周望去,卻尋不見杏樹的影子。就這樣一直向前又行了大約一公里,杏林便真在眼前了。
好大一片茂盛的杏林,黃燦燦的果子招搖在夏風中,有人時不時的把摘下的杏兒倒進車箱里。
原本只是為了賞景,拍照,當朋友告訴我們樹上的杏兒隨便吃隨便摘不要錢時,我倆便歡呼雀躍起來。摘,趕緊摘!可是往哪里摘呢?連個手提袋都沒帶,幸好人家那里有箱子,于是我倆一人一個,興高采烈的摘起來。
樹下已經鋪了一層或干癟,或生蟲,或青,或黃,或被風刮掉,或采摘時碰落的杏子,看了讓人心疼。
時不時的踩到地上的杏兒上,鞋子早已慘不忍睹,此時的我們哪里還顧得上,只想著摘到更大更熟更多的果兒。
間或看到有人提著籃子爬到樹上,等待他的是更多的精品。
終于,我們的箱子滿了。來時的路上已經停了好多采摘的車輛,僅容一輛車通過的小路是無法調頭回去了。幸好熱心的朋友引領我們從前面的土路繞過去,齊著一米多高的蘆草緩緩駛出。那粗壯的蘆草在車底劃出刺啦刺啦的響聲,再看看前車驚起的塵土,如果,如果能拍下這樣的畫面,會是怎樣一幅效果圖?忽然,我想到,心心念念的杏林竟然連一張照片都沒有拍下。
這片杏林究竟有多大?樹上的杏兒被采摘到什么程度?不同品種的杏樹有什么區別?我竟然一點也不清楚,“隨便吃隨便摘”激起了我內心的貪欲,只想著多摘些不要錢的杏兒,我卻完全忽略了此行的初衷。
經常我們帶著一份篤定上路,走著走著,便會不由自主的被各種誘惑所蒙蔽,心上便蒙了一層塵埃。
回來時尋了一條好走的路,雖是遠了些,但走的痛快。停下車,用拖把掃了掃車上的浮土,看了看里面那箱誘人的杏兒,依然黃的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