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晚上九點鐘,剛剛回到家里。開了一個下午的會,又忙了一個晚上。
走在空曠的停車場上的時候,有風吹過來,帶著一絲少有的濕潤,很舒服。恍惚間,記不清是寒冬還是早春。心境決定了環境。
下午忙碌的空閑間隙里給一位朋友打了電話,聊了近況。我們應該是溝通順暢的朋友,很多事情都是心有靈犀。朋友最近心情有些煩躁,流于言語,訴于筆端,我能夠強烈地感知到。俗話說,旁觀者清,總覺得一個人的視角小了,他的心也就小了,小的心里便放不下大的東西,放不下太多的事情。受大的事情干擾,受多的雜事干擾,心就快樂不了。
在規勸他人的時候,我們往往開玩笑說:開上飄來五個字兒,那都不叫事兒……把事不叫事兒,需要寬廣的空間來容納。擁有寬廣的空間,需要開放自己的心胸,需要忘了自己。忘了自己,便不會拘泥自己的點滴感受,不會為小情緒所累。生活中、工作中,已經有太多的累不可不受,所以我們要學著釋放自己,不再給自己制造麻煩和各種累。
一位叫程凱的微信好友曾經說過:人的病在于過度關注自身,當我轉向外界,心就開了……當時,讀著程凱的留言,心里想著,他說的“心”,如一人,我們過度地關注他的時候,他便會緊張,便會拘謹,便會生出很多的小性兒來……我們放開些,不去過度地關注他,便給了他足夠的空間,給了他足夠的自由,你和心的關系便會和諧、融洽,你便會有幸福感,有想飛的感覺。
我們關注外界的時候,會忘了自己;我們關注他人的時候,會忘了自己;我們關注事件的時候,會忘了自己。我們忘了自己的時候,便會忘記了煩惱,擁有了快樂。
想要快樂,先學著忘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