羨慕

小時候,我很是羨慕過一些小伙伴。

她家里有一堆的布娃娃,他家有很多課外書,他們都有屬于自己一個人的房間......

我11歲那年寒假,好不容易從大人手中要回了些壓歲錢,給自己買了個布娃娃。我還記得,那時煞有介事地請表姐給布娃娃起了個洋氣的名字——伊麗莎白。

我很喜歡看書,但是家里很少給我買,我就向同學借。有時到書多的同學家玩,順便看一下午書。那時班上有個小姑娘,是我最羨慕的對象。招人喜歡成績又好,爸媽都是大學畢業的公職人員,家里有書架。非常感謝童年生活中有這么個同伴,我讀過的很多書都是向她借的,她租錄像帶看電影也都會叫上我。我對女孩子應該擁有怎樣的生活,最初的憧憬全來源于她。

直到出嫁前我都還不曾擁有自己的房間。從小到大和妹妹共用客廳的一個角落,一塊簾子在客廳隔出一個空間,里面擺放著我們的高低床。進入青春期后,我不知道多少次暗地里詛咒過晚上到家里來高談闊論的客人和父母的朋友。那種你想清凈地呆會兒睡會兒,一簾之隔卻有人大聲喧嘩的感覺,讓人抓狂,我至今都不愿回想。

那時,跟大人講起別人家的小孩如何如何,大人總是會說:“比吃比穿,不如比學習。”偶爾表達對物質的小欲望,大人總會勸說:“只要有衣穿有飯吃就行了,別人家也有別人家的不好,比如......”于是,例舉出一些有錢但不幸福的人和事。讓你心生疑惑:有錢=不幸福?沒錢=幸福?

人總是有一種微妙的彌補心理。自己曾想擁有但無法擁有的事物,會希望自己的下一代生而擁有。

現在,女兒的布娃娃擺了一沙發,還在增加中。她的書我已經沒辦法記清有多少,某本書放在哪兒。她有一間陽光充足,溫馨的房間,可她到10歲才完全獨立睡自己的房間。在她爸上晚班的時候,她仍然要來霸占我的床。

今晨,在上學的路上,女兒說起某個同學:“哇,家里好豪華啊!”滿滿的羨慕之情。

哈哈,歷史重演了。女兒也開始有了羨慕的對象了,也開始對物質條件有了初步的概念和比較了。你既出招,我將如何應對?

“你覺得還有誰家里很豪華啊?”我完全是閑聊八卦的語氣。

“*********”女兒又例舉了幾個。

“其實啊,這也只是普通人家的水平。”

“那****家呢?”

“那才真算得上豪華。你會覺得****家豪華,是因為你沒見過更好的,以為比我們家好就是豪華了。其實我們家現在屬于稍低于一般水平的。你以后長大了,會看到更多更豪華的房子,也會見識到更有錢的人家。”

“嗨——”女兒輕嘆了一聲,笑而不語。

“怎么,是不是看到別人家這么豪華,想到自己家有點沮喪了?”

“有點兒。”女兒嘻嘻地笑著,掩飾著自己的失落,可能也是怕傷了我的心。

“那如果有套豪華別墅讓你一個人去住,但是親人們都不在里面,你感覺怎么樣?”

“那不好。”女兒沒有猶豫。

“看樣子,親人在的地方才是家,只是豪華還不行哦。不過,我們以后會越來越好的,我們現在已經有了大房子,還要裝修,我們需要積累長一點時間。”

“那為什么呢?”

“因為我們的起點比較低。有的人家本來就積累了比較多的財富,有的人從事的工作能很快地創造財富,這兩點我們都不具備。所以我們要積累更長的時間才能達到別人本來就擁有的程度。目前你就和我們有難同當吧,以后我們也會有福同享的。”

“哈哈哈!!”女兒笑了。

我吻了吻她的額頭,打發她獨自過馬路上學去了。

如果我還沒能買大房子,如果我們連現在的程度都沒有呢?我還能平和客觀地和她談論豪宅和陋室嗎?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