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雞蛋,315晚會說了啥?
今年315晚會上提到了土雞蛋。記者在全國各地發現有很多標著土雞蛋、柴雞蛋、笨雞蛋等字樣的雞蛋產品,價格往往會比普通的散裝雞蛋高,有的甚至還能高出一倍去!
銷售人員會強調,這些雞蛋之所以賣的貴,是因為他們的飼養環境很不一般,“生態養殖”、“自由覓食”、“民間散養”、“綠色飼料”等等花哨措辭層出不窮。
然而記者真的到了這些所謂的鄉村土雞蛋的養殖場后,發現這些雞都住在大棚里,和工業規模化生產并無兩樣。而這些籠養雞旁邊裝雞蛋的箱子上,赫然寫著“農家優質土雞蛋”……
養殖場的負責人(在暗訪中)還明確表示,他們會用一種叫做斑蝥黃的飼料添加劑,用量沒有具體限制,適當范圍內使用不會影響人體健康。
為了能賣個好價格,不但利用了土雞蛋沒有國家標準這個漏洞,還在商標注冊上賣力地耍起了花招:
我在淘寶上搜索了一下,確實有晚會上提到的這款雞蛋:
重要的是明確標準
節目中提到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所謂“土雞蛋”并沒有相應的國家標準可以遵循。這給了不法分子更多的空子可以鉆。
隨著市場越來越成熟,飼料規范、動物福利,甚至針對不同消費者營養需求的差異化產品等,會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更加詳細的標準和分類,產品分級、可溯源,消費者更充分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應當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斑螯黃也不稀奇
這個東西一般叫做角黃素 ,在很多國家,包括美國和歐盟都是允許使用的,一般用來給產蛋的雞作為飼料添加劑,另外也會和蝦青素配合用來養殖三文魚。
甚至它還是一種脂溶性的抗氧化劑。
不過這并沒有什么神奇的。糧農組織/世衛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認為,適量范圍內的角黃素對人體是沒有危害的。
別說作為動物飼料的添加劑,以前美國還有過美黑藥丸中添加這種成分,后來被叫停了。畢竟大劑量下可能引起肝損傷或者蕁麻疹等問題。
雞蛋的品種和營養
說到雞蛋的營養
首先真的不用特別在意什么蛋殼的顏色或者蛋黃的顏色,這些顏色往往是跟品種有關,其中蛋黃的顏色還可以通過飼料中添加的成分來改變。
大家也不用在意任何的有關雞蛋的食物相克,都不靠譜,比如什么雞蛋和豆漿在一起吃,也都是可以的。
一般建議大家差不多每天吃一個雞蛋,也沒有必要因為害怕膽固醇就把蛋黃丟掉。
有些人還擔心遇到“假雞蛋”,也是沒有必要的。往往可能是飼料成分問題,或者某只雞的生殖系統出了問題,導致的有些雞蛋形態很詭異。規模化生產假雞蛋來賺錢這種事,至今都只是都市傳說,沒有任何實錘。
有些人好奇是不是土雞蛋會更好吃,這倒是可能的,但還是因為飼料的搭配或者養殖周期的延長,可能使得其中的脂肪蓄積的更多。
脂肪更多地話可能就會更香,有些人就覺得好吃。
怎么讓雞蛋更安全?
普通常規的雞蛋只要夠新鮮都是問題不大的。在室溫下,哪怕夏天,鮮雞蛋放一個星期也是沒有什么問題的,如果冷藏最長可以儲存接近一個月。
另外注意敲開后觀察一下形態,聞一聞味道,如果懷疑雞蛋可能要壞那就丟掉不要再吃了!
平時吃雞蛋最重要的還是不要吃生雞蛋,沙門氏菌風險比較高。有些日本的菜肴比如壽喜鍋,可能用到生雞蛋,這些雞蛋是需要經過殺菌的,否則,一般市場普通雞蛋是不建議生吃的。
做菜時候也要注意,你可以想象一下,你抓過雞蛋的手相當于間接接觸了雞的肛門,所以如果是接觸了沒有經過清潔的雞蛋,最好認真洗手,包括你的烹調用具,也要注意清潔和生熟分開。
我個人采用的方法是在敲開雞蛋之前會在水龍頭下沖刷一下,如果是第二天早餐要煮的的帶殼蛋,我會在前一天晚上從冰箱冷藏室拿出來清洗后晾干,這樣既雞蛋干凈又避免了被煮爆裂。
選什么雞蛋?
從營養角度來說,真的差不多。
除非是能明確表示飼料會很獨特,否則我去超市還是只對生產日期和儲存方式,或者是否經過清潔殺菌這些指標比較看重。成分上,我覺得影響并不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