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王學兵吸毒了!
? ? ? 我感到震驚,因為喜歡他之前的影視作品,一時還無法接受他的形象坍塌。在他之前,娛樂圈中還有一些人吸毒,寧財神、房祖名、大花轎等,那時侯覺得他們還是少數現象。但王學兵的吸毒,還有無意中跳出來的一些事情(如2015年大學生為購買攝影器材而販賣毒品受刑),卻讓我再次震驚,吸毒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
? ? 2012年我第一次面對面的與吸毒同學打交道。“老師,我得退學!我。。。溜冰”“溜冰?什么溜冰?”我心里嘀咕著溜旱冰嗎?這是允許的啊!“溜冰毒。”我感到震驚,17歲的男孩已有2年的吸毒史,做為老師,覺得這事必須得戒掉,我表示愿意幫助他。他說自己無法控制自己不去想溜冰,斷不了了,求學對他來講已沒有意義,而且在這里還會影響其他人。我看到他的真誠,征求家人意見的情況下,他入學三天就退學回家去了。其實,他發現這里并不是他可以混日子的地方。
? ? ?吸毒總是吸引人們的好奇心。我們看到的往往是吸毒者瘦削的身材,頹廢的精神,貧困的生活、疾病、暴力和犯罪。吸毒到底有什么吸引人的,讓人無法自拔,我不敢去嘗試,也不想去嘗試。偶然間聽說美國哈佛的大學生都讀俄羅斯流亡文學作品《可卡因傳奇》,我也找來看了幾遍。原來,可卡因真的可以讓人瞬間體驗到實現人生理想的巔峰狀態,而這種體驗只需要一點點可卡因的刺激就可以得到。
? ? 我們的快樂來源于多巴胺。
? ? 多巴胺是主要負責大腦興奮的化學物質,由腦內分泌,可影響一個人的情緒。這種腦內分泌主要負責大腦的欲望,感覺將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傳遞,也與各種上癮有關。多巴胺也是大腦的"獎賞中心",又稱多巴胺系統。多巴胺的作用是把亢奮和歡愉的信息傳遞,人們對一些事物“上癮”主要是由于它。
? ? 可卡因攔截大腦運轉,導致精神危害嚴重
? ? ?可卡因攔截大腦里的搬運工,提高與快樂相聯系的區域里的多巴胺的濃度,因而會產生了強烈的陣陣快感。這就是常說的“上沖”感。然而,當可卡因最終從大腦系統退去,搬運工分子開始打掃多余的多巴胺的時候,快樂線路就停止了燃燒,欣快感便迅速消失。這就是常說的“崩潰”。由于“上沖”得如此猛烈,而緊接著就是“崩潰”,這一過程使得人情緒上發生更加深奧的變化。此外,因為你天然的多巴胺水平已經被耗盡了,現在你會感覺比用藥前要更糟糕,而且還會產生強烈的想要再次興奮起來的欲望。如此一來,你便會進入科學家所說的“渴望”的狀態。當然,唯一能夠把你的多巴胺分泌量提高到先前的水平,好讓你感覺好些的東西,就是更多的可卡因了。威廉?巴若福斯在《一封頭號癮君子的來信》(1956)中指出:“對可卡因的渴望會非常強烈。我會整日整日什么也不干,只是一個藥店接一個藥店地拿著處方買可卡因。”一旦吸毒,人體產生多巴胺的器官遭到破壞,并且難以逆轉。
哪些事情容易讓我們產生多巴胺?
? 第一,愛情特別能夠刺激產生多巴胺。
? ?熱戀是美妙的,分手是痛苦的,但卻都是幸福的。不過不幸的是,婚姻使得愛情變為親情,興奮感漸漸消失。為什么會這樣,美國科學家通過研究田鼠揭開了其中的奧秘。田鼠是實行終身一夫一妻制的“性情動物”。據英國《衛報》12月5日報道,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的學者近期專門對這種動物進行了跟蹤,研究它們的大腦和行為,分析它們的愛情產生與消亡過程,結果學者們結合二者后發現,當雄田鼠和雌田鼠交配以后,雄田鼠就會一生一世忠于雌田鼠,每當這個時候,雄田鼠的大腦就會釋放出大量多巴胺。當他們把這種化學物質注射到從來沒有交配過的雄田鼠的大腦里時,發現這些小家伙馬上放棄了對其他雌田鼠的追求,而是一心一意地只想獲得那只早已傾心的雌田鼠的愛。
? ? ?第二,做感興趣的事情刺激多巴胺。
? ? ?工作中總有一些工作上進,甚至不惜犧牲個人時間用來工作的人,被其他人稱作工作狂。不管你怎么看工作狂,或是羨慕,或是嗤之以鼻,或是認為不懂得享受生活,從腦科學的角度來看,大部分“工作狂”并非不解風情,不過也未必是志存高遠,而可能只是“工作癮”在作怪。就像酒癮君子、煙癮君子一樣。也可能有人覺得自己沒什么特殊的興趣,就是喜歡看電視劇。一旦開始,到點了就開始掂記,看完以后覺得很興奮,還想繼續看,看完了電視趕集找劇情分集介紹,再找各種八卦,第二天有時間再重溫一下,有機會跟別人八卦一下。這看電視劇“上癮”和“工作狂”,倒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做完了還想再做,不做就不舒服。二者的不同在于,看電視感到內心的愉快,而工作狂工作,或許是了減輕工作導致的焦慮,更有一種可能是工作成果帶來的興奮感。由此可見,興趣或多或少都帶著點“癮”的成分,熱愛看電視劇也好,種花種草也好,又或是熱愛下班后寫微博上論壇,都可以是一種健康的“上癮”。那些“達人”“發燒友”就是明證。
? ? ?第三,運動產生多巴胺。
? ? ?運動可以促使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分泌,人在運動狀態下,交感神經興奮,人處于應激狀態,腎上腺素能神經釋放遞質,分泌腎上腺素及多巴胺等。特別是高爾夫運動被稱為“綠色鴉片”,極其容易上癮。
? ? 第四,公益活動活動產生多巴胺。
? ? ? 前幾天美國一小女孩將自己的食物送給街邊流浪漢的視頻吸引上千萬的點擊量,畫面中小女孩看著流浪漢吃東西,爸爸問她,你現在什么感受?她說“我喜歡這樣!”小女孩有臉上洋溢著滿滿的幸福感。調查研究表明,公益活動獲得的幸福感僅次于愛情。
? ? ? ? ? ? ? ? ? ? ? ? ? ? ? 圖片來自網絡截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