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31
摘要:每個人心中都要有愛,但如何讓孩子感受到愛,接受我們的教育,達到我們教書育人的目標,則需要一些耐心和技巧。
? 關鍵詞:獨生子女的世界 ? ? ? ? 強化行為
一、一個人的小世界
明明今年3歲了,爸爸媽媽工作都很忙,沒時間照顧他,把他留給保姆來帶。每次媽媽出門前都會叮囑保姆:“看好明明,別帶他出去玩,外面太危險!”明明正處于愛玩的階段,總是耐不住寂寞,總纏著保姆阿姨帶他出去玩,但每次的要求都遭到拒絕,久而久之,明明失去了出去玩兒的興趣,不再要求出去玩,每天一個人悶在臥室里。
到了上幼兒園的階段,爸爸媽媽把他送到離家最近的幼兒園就讀,但是每次去上幼兒園,明明都哭著不愿意去,老師跟爸爸媽媽交流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說:“明明在幼兒園從來不和小朋友玩,我不跟老師玩玩具,總是一個人在一個角落里安安靜靜的坐著。午睡的時候,明明跟其他小朋友一樣,乖乖的躺在床上,但是午睡期間,兩個小眼睛瞪的圓圓的,安安靜靜的躺著,也不睡覺。
獨生子女的世界是孤單的。爸爸媽媽工作忙,缺少他們的關心,陪伴,同時也缺少兄弟姐妹的陪伴。
案例分析: 如今像明明這樣的獨生子女有很多,孩子對周圍的人存有一種反感、鄙視、冷漠的態度。他們總認為別人看不起自己,所以也做出一副瞧不起別人的樣子,凡事都裝作漠不關事實上,這類孩子的內心十分脆弱,他們害怕別人的傷害又害怕別人,從而只好把自己“關閉”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與其他人交往。
解決方案: 3-4歲孩子的依戀行為不斷的發展,期間父母需要多關注孩子內心世界的發展,父母不能只是物質的滿足幼兒需求,更重要的是陪伴,多陪伴孩子參加集體活動,帶孩子多去參加一些戶外活動,用父母的愛來溫暖孩子孤單的心靈。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當仔細觀察孩子們的情緒情感變化,與父母溝通,同時多主動跟孩子交流,給孩子足夠的愛與安全感。同時鼓勵孩子,讓孩子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去跟同伴交流,玩耍。關愛給予孩子的是安全感,鼓勵給予孩子的是自信。用愛和鼓勵幫助幼小的精靈茁壯成長! ?
幼兒期是一個人成長的關鍵期,是奠定未來道路的搖籃。在教育領域,幼兒教師的地位慢慢被人關注,幼兒教師的能力慢慢被人強調。教書育人,以善傳美,賞識教育。這些教育技巧我們可以借鑒,深入了解斯金納的行為主義心理學,來幫助孩子成長。
案例分析: 在早教中心實習的時候,遇到一個小孩特別淘氣,早晨來托班以后就開始哭,午飯吃飯時到處亂扔,弄的周圍亂七八糟。老師們對他都不友好,特別生氣。但又拿他沒辦法。但是新來的一位老師發現這個孩子的特點,耐心去陪伴他,早晨來了關注他,鼓勵他不哭,午飯時間如果孩子乖乖吃飯,就獎勵他一朵小紅花,小紅花積攢多了可以兌換小禮物,慢慢的,這個小朋友喜歡上這種獎勵,在托班的表現跟以前大不一樣,表現的很勇敢,還經常幫助其他小朋友。
案例分析:這位新來的老師,首先很有耐心,去觀察每一位孩子特點,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當孩子不乖時,采取賞識教育,當孩子表現好的時候給他獎勵,鼓勵他,激發了孩子奮發向上的心理,他覺得老師關注自己,他做對一件事情就會得到老師獎勵,他就會強化這種行為,以得到老師更多的關注,得到更多獎勵。
總之,教育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很多問題,接觸形形色色的孩子,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別忘了關愛和鼓勵,幫助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