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讓我有年齡恐懼感的是這段時間的面試,好多都是有年齡限制的。一以前專注于學業,斷斷續續的工作,成為半工半讀的一員。
最近通過找工作才發現沒有了競爭力,很多都是有年齡限制,有些打著招聘的旗幟卻是培訓機構,有些嫌棄你的工作經驗,覺得你頻繁跳跳槽,你不夠穩重,你也許還沒有把心沉靜下來。諸多奇葩的說辭和理由,雖然也有很多選擇空間,但是也在觀望。
坐地鐵和公交的時候,看到很多人都是低頭族,玩手機占了大部分,我以前也是這樣,現在想想時間就從指縫里溜走了。其實也許不是低的頭,而是低的是壓力。大家的生活壓力太大,低頭好像只是逃避在上班途中而已。?
我們逃避的也許只是我們自己而已,也許是害怕面對的責任,不想早起的溫暖被窩,此時的安逸。
昨天,我也是早早的去面試了,自從決定開始寫作起,我很珍惜時光,我希望我能有一定的閱讀量,以后能創作出更好的作品出來。我坐車或是等人,我都會拿一本書看。隨著車子的行駛,一陣陣的鼾聲隨之而來,我沉寂在書海里。但是那鼾聲太大,離我也不遠,我被打擾的。我開始環顧四周,果然在我左手邊的座位上,我看到四周不滿的人群,但是大家都沒有發出抗議的聲音。大家也許是敢怒不敢言,也許真的不想去管閑事。就這樣鼾聲和汽車的噠噠聲同時進行。
那是一個光頭的男性,我想他應該是一個父親了,也是一個兒子,肩膀上承載著責任,大清早就能入睡,猜想昨晚是不是熬夜了,是不是加班了等等的猜想。
每個人都是要經歷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在該有的年齡我們到底錯過了什么呢?無非是在該奮斗的年齡,我們選擇了懶惰。人生百態,隨處都可以看到別人的精神面貌,在地下通道里,能看到流浪歌手,發傳單的人,乞討的人。在地鐵里也能看到殘疾人乞討,利用自己的殘缺去哀求別人,殘疾是讓人同情,但是精神上的殘缺不讓人同情。也能看到創業者向陌生人加微信,一次次的被拒絕,最后也能看到曙光。大家都各自的活著,各自的努力著,承擔自己那一份責任,追求自己那一份價值。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只是看我們如何利用時間,從小時候我們學習時間老人這篇課文耳濡目染,都在強調時間的重要性。趁著青春年華做一番有意義的事。
對于年齡的恐懼感是建立在自己沒有過好自己的生活而已,害怕回家的攀比,家人的失望,以及對未來的迷茫。我們無數次暢想未來的時候,我們應該回想回想這么多年,我們做了什么,是不是錯過了很多東西。
看到身邊很多人結婚,有時也會感到恐懼,恐懼自己也許與幸福無緣,可奇怪的是最近居然沒有那么心浮氣躁了,很樂觀的面對生活,好像還未真正吃過苦,應該從自己狹小的世界里走出來,去面向一切,哪怕是失敗、挫折。
堅持吧!堅持看書,積累知識,堅持、踏實,我想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我錯過了什么,我想一切才開始,對于每個人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