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新疆快一年了,除了惡劣的天氣還有一樣東西給我留下震撼!我震撼可,天氣之惡劣!也震撼于生命之頑強。這種富含了頑強的生命力的,我稱之為西域精靈!
整面山坡,幾百平方,只有這三株小草。很像家鄉的薺菜。山的表面已經風化,沙化,每走一步都是一個深深的腳印,在這風沙漫天的地方,這常年缺水的地方,這三個生命,頑強的,存活著!,是一家人嗎?!!!!
這個東西我也叫不上來名字,長在,小溪邊。葉子硬硬的,尖尖的,開紫色的小花。放眼望去,只有腳下的兩簇!也不知道它們為什么能耐得住這般孤獨!是一對戀人嗎?!!!!
這東西我認得,苜蓿草。新疆有十幾個少數民族,大部分是游牧民族。苜蓿草,對于游牧民族來說,應該是最好的選擇了。聽當地人說,苜蓿草的初芽,是做餃子最好的餡。這種苜蓿餃子,特別好吃!當地的一個同事曾經說,要做給我吃。后來工作太忙,又錯過了,摘取苜蓿初芽的時機,沒能享得口福,頗覺遺憾!
常說見面不相識,很有道理的。沒想過日日經過的地方,有兩顆紅柳。更沒想到,剛出來的葉子是紅色的,然后,變青。
最上面的兩張照片,是最早拍的,一片粉紅,大概過了一個星期,就拍了后邊的這幾張。在粉紅中,就夾雜著翠綠了。
久仰紅柳的大名,是因為一味中藥——肉蓯蓉,滋補效果特別好。它和紅柳,是共生關系。生長在紅柳的根旁。
我們總是對野生的中草藥,刮目相看。當地的朋友,使勁的拍著胸脯說,能買到野生的!然后直接帶過來幾十斤。把我給嚇壞了!這東西得多少錢呀?好幾萬吧!誰知道是30元一公斤。這肯定是哪里出了問題啊!幾經探討,才知道是概念上出了問題。我們常說的“野生的”是完全在自然條件下“生”“長”。天生地養,沒有人力的介入才叫,野生。
而當地人卻認為,把肉蓯蓉的幼苗,種在紅柳樹的旁邊,然后任其長大,就是野生的。我第一次見,一米多長,胳膊粗細,十幾斤重的“野生”肉蓯蓉。差一點就懷疑武俠小說里說的,都是真的!如果不是千年肉蓯蓉,怎會長得如此巨大?(笑)
遇見它完全是一種驚艷!,可是我卻不認識。
后來才知道他的名字。矢車菊!它的故鄉在歐洲。它原是一種野生花卉,經過人們多年的培育,它的“野”性少了,花變大了,顏色變多了,有紫、藍、淺紅、白色等品種,其中紫、藍色最為名貴。在德國的山坡、田野、水畔、路邊、房前屋后到處都有它。它被德國奉為國花。
某些地方的少女,把摘下來的矢車菊壓平后放進內衣里,經過一個小時,如果花瓣依然保持平坦、寬闊,那就表示將遇見自己未來的另一半。因此,它的花語是——遇見,幸福。
只讓我無端的開心起來。遇見幸福!哈哈
這個東西我到現在也搞不清楚,是什么。生長在田野里,攀爬到灌木上,在冬天,和春天,都是這個樣子。應該是它種子的狀態,其它的,卻是什么都不知道了。
毛茸茸的,看上去很柔軟。也很好看!不得不令我感慨,西域之神奇。
說到新疆,離不了和田。說起了和田,總要提及玉。玉中珍物是籽。但是我分不清。比如這一塊
我就分不清是不是!
悄悄的的把它藏在昆侖山腳下,池塘旁邊,一棵大樹下。若我有一天,經濟上撐不下去了,便來尋它。(狂笑)
生命的奇妙,自然的奇妙,互為奇妙。